本报讯 上周六,金山区吕巷镇新落成的“上海农耕文化健身基地”好不热闹,搓绳跳绳、插秧、抛秧、运粮进仓、摘运蟠桃、荷塘采莲、车水抗旱,池塘摸鱼等8个陆地和水上项目在这里一一展开。这里,是本市首届市民运动会之农耕运动会的举办地。短短几个小时的比赛,沪郊的田间地头、池塘洼地处处洋溢着农耕文化的浓浓气息。选手们欢声笑语,一扫比赛的紧张气氛,“快乐健身”成了本次农耕运动会最好的代名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根根杂乱无章的稻草经选手巧手揉搓,不一会就变成了一条规则、结实,长达2.8米的稻草绳。男选手将搓好的草绳交给同队女选手,她们就用它开始了跳绳比赛,用时最短即为优胜者。工作人员介绍说,不但要跳得快,搓绳也要牢固。一旦女选手把草绳弄断了,还得续接草绳。这个项目的年龄放宽到了58岁,因为传统的搓草绳很多年轻人都不会了。
据悉,本届农耕运动会上海郊区共有217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设置的8个项目都来源于日常的农家劳作和生活,体现出了浓浓的江南农民传统耕作习俗。比赛还唤起了许多年长选手们的童年回忆,大家各施所长,奋力拼搏,现场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一些来自中心城区的市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农”味十足的比赛。
“名次是次要的,快乐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负责比赛项目设计的张正堂告诉记者,这次农耕运动会门槛低、规则简单,大部分项目一学就会,旨在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田间地头,水塘池边,农民的家门口那些天然资源完全可以用作锻炼,体育比赛也可以热闹的玩一玩,开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