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持续走低
养殖户很无奈
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时,许多消费者“望肉兴叹”。如今肉价持续下跌,让消费者得到不少实惠。许多普通消费者感到压力减轻。“如果肉价涨得太高,我们想天天吃肉就不太现实了。现在肉价确实比之前跌了不少。”正在北京一家菜市场买肉的刘女士说。“那您觉得现在肉价降幅大不大?”“跟以往相比,有一定的变化。现在买一斤肉要便宜好几块钱。”刘女士拎着买好的肉,满脸笑容。
但这背后,也有许多养猪户的无奈。早上8点多,天津某养猪场马老板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找出最新的豆粕吨价:4300元。这个数字不禁让他苦笑,从6月份开始,每吨仅3000元的豆粕一路上涨,两个月涨了四成多。“可猪肉价格没动,只能咬牙硬挺着,自行消化1300元的成本。”
猪饲料的组成,主要来自三部分:玉米占60%,豆粕占20%,剩下20%是麸皮、鱼粉等。“最近一直在亏,养一头猪要浮亏130块。”一位王姓养猪老板诉苦道。
养了两万头猪的王老板,自己直接进豆粕喂猪,现在每天查看价格,已成了必备的功课。他说,越是规模大的养猪场,受到豆粕价格上涨的影响越大。
现在,王老板每天很“纠结”——多进豆粕,怕价格已经冲到最高,自己接“最后一棒”,买回来就跌,花了冤枉钱;少进货,又怕价格持续上涨,毕竟是天天要用。“眼下,按半个月的量进货,走一步看一步。”
“养猪行情看7月”。可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月,养殖户们不轻松。
●三大原因推高养猪成本
近来,关于养猪成本走高的话题被广泛提及。据了解,推高养猪成本的,主要有3个原因:
其一,美国干旱导致大豆和玉米价格大幅上涨,间接推高了国内养殖成本。国际谷物理事会(IGC)7月底把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下调9.5%,预估产量至7900万吨,而这一产量也是美国5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大豆的减产或直接传导至我国国内的市场。这从近1个月的国内大豆期货市场火爆便可见一斑。而养殖行业地处下游,生猪养殖成本也将随着上游原料价格的上涨而上升。
其二,国内饲料价格上涨,是生猪养殖成本上涨的直接推动因素。就饲料价格来说,相关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吉林松原的玉米价格为每吨2280元,年初为每吨2050元,每吨上涨230元左右;以山东日照豆粕价格为参考,现每吨价格为3800元,2012年初每吨仅为2900元。玉米今年上半年的均价为每公斤2.51元,同比增长12%左右。
玉米和豆类市场价格上涨,推高了饲料制作的成本。饲料行业为了保证盈利,势必会将成本上涨转嫁到下游的生猪养殖。
其三,养殖人工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几乎是当下所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要面临的问题,养殖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而言比较“脏乱差”,愿意从事该行业的劳动力数量也相对较少,要想留住人,就必须提高工资。
据天津一位养殖户介绍,养猪工作又脏又累,招工很困难,好不容易招来一对夫妻,光两人的基本工资就要每月5000元,还不包括住宿费和水电费,这笔开支负担挺大。
●肉价或难大幅反弹
猪饲料等养猪成本的增加,是否会带动猪肉价格上涨?多位养猪场老板表示,猪肉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成本的上升目前还没有在卖价上体现出来,“我们承受了亏损的压力”。初步估计,豆粕涨了1300元,养一头猪亏130元。
豆粕在猪饲料中占重量的1/4,价格的1/3。养猪场因为豆粕价格上涨而支出大幅增加。但近日生猪的出栏价格为每公斤14元左右,与以往大体持平。一位老板表示,“现在全国养猪的人多,竞争激烈,提价就相当于让出了市场。”
据了解,由于去年国内生猪价格较高,刺激了养猪业的“兴旺”,许多企业投入到养猪行当中,生猪规模急剧扩张,目前种猪的销量显示,大型养猪企业都在扩大市场投放。供过于求造成猪肉价格今年一直在低位徘徊。而在去年肉价高涨之时,为了稳定物价,不少城市签订洋猪肉进口订单,这进一步挤占了内地猪肉市场份额。业内人士估计,低价行情将可能延续到明年,“预计到2014年,猪肉价格才会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2007年以来,大家对生猪产业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生猪产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规律,加上人为因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干预,这个周期性波动有些方面打破了以往3~8个月一个周期的模式。但是以我个人看,目前生猪和猪肉都比过去更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李希荣近日在中国猪业现状与饲料发展未来高端论坛上表示,“未来的走势如何呢?我估计明年的价格也不会出现前两年那么大的波动幅度,主要原因是规模越来越大,大家越来越理性,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强,散户退出得也差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我国近日启动了新一轮冻猪肉收储。
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