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完团队就解散了,再有好的想法和灵感,也只能遗憾了。它只能定格那一个阶段的你,所以要为每个角色拼。
最近,《黎明决战》中王千源饰演的公安局长让人耳目一新:正义得让人敬仰,又不乏硬汉柔情,迷倒一片女观众。
数数娱乐圈中的文艺男,王千源绝对算一个,但他是骨子里的文艺,也许应该叫做对电影的热爱。
王千源混娱乐圈的模式绝对和小鲜肉没半毛钱关系,是靠一股踏实、认真,甚至执拗劲认真打拼出来的,由此顶了很多年“王一场”的名号——只有一场戏都会认真对待。
这一股对电影的执着和认真在后来的岁月里慢慢发酵成他的千面一人的高超演技,成了娱乐圈公认的“戏痴”。并在39岁那年,在东京电影节收获影帝。
诡异之处在于王千源并没有因这稀罕的影帝而大红大紫。戏好人不红,是娱乐圈常见的现象。
照常的认真,照常的拼,将拍戏视为“每一天都是绝杀”,“演电影不是画家和音乐家,灵感来了还可以改。电影拍完团队就解散了,再有好的想法和灵感,也只能遗憾了。它只能定格那一个阶段的你,所以你才要为每个角色拼。”
直至出演《解救吾先生》的华子一角,王千源才逐渐被大众所知,对此他也很平静:“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好事,没有迅速地走向很炙热的演员的地位,相反让我有很长时间的反思、冷静,去看待自己的处境。我觉得特别好,所以我很感谢那个时期没有一下让我大红大紫,如果有那个机会,说不定《钢的琴》之后就没有《解救吾先生》,因为人是很容易自满和自大的。”
在拍摄电影《解救吾先生》时,为了将绑匪被关押的状态完美演绎出来,他七天没洗头,为了将华子如丧家犬般的骨瘦如柴的样子更真实地表现出来,他提前三天断水,又去蒸桑拿。他也曾为了找到断臂残疾人的感觉,把自己的手绑到背后,用一只手和牙齿练习系鞋带。在这个“劳模”影帝眼中,要想成为一个好演员最重要的就是认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没做功课,大家一眼能看出来。”
只有对电影如痴如醉的热爱,才会有这般无怨无悔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