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花吟
  □ 朱永其

  暖风如酥细雨如酒,我家院落里的两棵桃树又开花了,溢人心脾的芳香在院落里游弋,院落陡然变得鲜艳亮丽,令人向往。桃花红里透白白里透红,艳丽而不妖,娇媚而不淫,自古以来倍受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以赞美桃花的诗文,可谓是珠串玉连。

  首先桃花是春的使者,春的象征。苏轼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生动地揭示了紧跟在桃花开放背后的是浓浓的春意。谢枋得的:“寻得桃花好避秦,桃花又见一年春。”吴融的:“满树如娇灿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敏的:“千朵浓芳绮树斜,枝枝花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透尽春光是此花。”更是直指桃花是春天了。

  桃花亦是情义的象征。最感人的当属《三国演义》里刘备、关公、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他们跪对上苍,指桃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人面桃花》同样是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唐人崔护:清明节到郊外春游,见到一个美貌的姑娘倚在桃树旁。当时崔护因酒后口干便向姑娘讨些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崔护喝完水后很想与姑娘再说些什么,却因萍水相逢不敢唐突,只好怅然离去。第二年清明,崔护兴致勃勃地又来到这里,只见双门禁闭,便在姑娘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他给我们再现了他当年和那位女子在桃花丛中凝睇含笑,脉脉相恋的情景,倾诉了桃花依旧,心中的女子不知在何处的痛苦。人们把男女间的多情多爱,比作美丽的桃花而不懈追求。

  人们把桃花盛开之地看成是超脱尘俗,无妖无邪,清幽灵气的世外仙境而向往之。最诱人的当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所描绘的。其他如王维的诗句:“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渔舟逐水爱山青,两岸桃花夹古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真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展示了那些隐居雅士日读古文,夜数繁星,过着悠悠安逸的神仙日子。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水流,洞在清溪何处边”;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刘禹锡的:“桃花满溪水似镜”……都让我们领悟到了有桃就仙,有桃就神,有桃就灵!难怪自古以来人们用“桃符”作为镇妖驱邪的镇宅之宝和万象更新的使者。

  由于有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一个蟠桃而得长生不死的故事,“桃”便成了寓意长寿的吉祥物。画家凡是画寿图必有蟠桃衬托,老人凡做寿庆必有蟠桃上供。曹唐的诗句:“海上桃花千年开,麻姑一去不知返。辽东老鹤应慵懒,教探桑田便不回。”此处的桃花竟穿越了千万年时空,寿命之长怎不令人追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禁毒
   第B08版:副刊
桃花吟
知青的乡愁
东方城乡报副刊B08桃花吟 2017-03-17 2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