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抓住国家战略新机遇 开拓海外育种市场
  有关专家较为一致的意见是,中国杂交水稻应该抓住“一带一路”、澜湄合作战略提供的新机遇,通过改进热带地区育种技术增强适应性、探索育种本土化获得市场准入、优化企业运作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加速国际化进程。

  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王凯博士在南繁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一带一路”、澜湄合作战略所涉及国家或地区几乎都种植水稻,与中国杂交水稻国际化市场完全一致。

  王凯认为,中国杂交水稻跟随“一带一路”、澜湄合作战略实现国际化具有多种优势: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水稻产业存在技术优势,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相比欧美种业巨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备政治优势;中国政府支持优势技术走出去,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

  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远柱认为,克服杂交水稻热带适应性问题,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三亚、陵水等地可以开展热带杂交水稻育种研发,利用东南亚国家多抗性水稻种质资源,通过与国内高产种质资源进行杂交及加压胁迫筛选,培育出适合热带市场推广的优质多抗广适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同时通过国内种业企业在国外建立育种站进行测试筛选,再推荐参加目标国区域试验,获得市场准入。比如建立菲律宾育种站、印度尼西亚育种站、印度育种站等。邓光联提醒,“出口品种一定要注意当地适应性,国内种子生产成本高,建议热带地区杂交水稻育种“本土化”。

  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认为,“中国种业走出去,不仅要考虑增收,还要考虑公司运作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降低走出去风险。走出去的方式可用合资或参股和国外种业合作。”刘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观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社会民生
   第A07版:科教文卫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公告
   第B08版:公告
建立境外育种站探索育种“本土化”
唤醒农村沉睡资产还需综合施策
抓住国家战略新机遇 开拓海外育种市场
农业部:五大措施力促蔬菜生产稳定市场价格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抓住国家战略新机遇 开拓海外育种市场 2016-04-12 2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