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大美在爱心。这说的是浦东新区高东镇杨园二居的黄惠都家庭。
惊魂时刻
2012年6月8日吃午饭时,黄惠都发觉婆婆动作迟缓,就问:“妈妈,您怎么啦?”婆婆说:“手麻,两腿酸。”黄惠都感觉有一种不祥之兆,立即送婆婆上镇卫生服务中心诊视。医生催促说:“马上送七院!”黄惠都把婆婆扶上“差头”直奔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室。挂完盐水准备回家时,黄惠都问婆婆:“感觉好点吗?”婆婆摇摇头:“没效果。”于是她扶着婆婆疾奔急诊室,医生会诊后决定:“马上送病房。”从急诊室到病房短短几百米,婆婆病情急剧变化,扶着走变成了拖着走。婆婆一进病房,脑梗病就发了!医生说:“如果晚送来一小时,病人就没救了!”黄惠都暗忖:如果不及时送医院、如果不细心问一下打滴的效果、如果坐车回家了……她禁不住一阵后怕!
婆婆从此躺倒了,半身不遂,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望着病床上的婆婆,相处三十多年的疼爱、和睦一齐浮上黄惠都的心头,她强装笑脸安慰道:“妈妈不要急,会好的。”几天过去了,婆婆病情未见好转,黄惠都心急如焚,找医生要求用进口药:“自费就自费,妈妈的命一定要救!”
三天后,婆婆能含糊地说话了;木然的半身也能动弹了。黄惠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让婆婆站起来
出院后,黄惠都忙着给婆婆改善营养、铺床叠被、配药喂药、陪看电视陪聊天……遵照医生的指导,她帮助婆婆康复训练:先扶婆婆练站,再扶婆婆练开步,然后扶婆婆练走楼梯,一天、二天,天天……天天如此。最让她犯难的是婆婆经常“发嗲”,公公经常“发难”。婆婆缺乏信心,练几下便不肯练了。黄惠都只得哄着、拖着她继续练。83岁的公公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见黄惠都拖拽婆婆,就叫骂着不让老人练。黄惠都笑着、躲避着,待他情绪平静后再陪婆婆练。
苍天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婆婆能独自走上几步了。一年后,婆婆能自己吃饭了,能不用拐杖自己行走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医生连叹奇迹,说像这样的脑梗病人是很难恢复到这种程度的。婆婆更是逢人便说:“我身体能有这样好,全靠媳妇的照顾!”
烦恼事真多
从婆婆住院开始,公公的病情也让黄惠都疲于应付。他一会儿叫嚷“这是我的家,凭什么要我走?”赖在别人家里不肯走;一会儿向窗外吐痰,浓痰黏在楼下人家晒的被子上;一会儿忘了已吃过药,又找药吃,低血糖变成了高血糖……黄惠都哭笑不得,或赶去把公公领回家,或向楼下人家上门道歉,生活中平添了许多烦恼事。她想把痴呆的公公送往福利院,但心中实在舍不得。
几天后的上午,黄惠都回家,一进楼道就发现楼层里乱成一锅粥。邻居们催促她:“快去家里看看,我们楼下都进水了。”黄惠都直奔五楼,打开家门一看,哇!家里一片汪洋,浴室、洗衣机处、厨房间的水龙头都开着,公公正在玩水呢!她快步上去关掉水龙头,把地漏全塞上。这次水漫金山,六家邻居受损,她每家每户上门道歉。邻居们理解地说:“别管我们了,侬快回家里清扫吧。”这让她觉得这辈子欠了邻里还不清的情,同时下决心把公公送进高东福利院。全家人都支持她的想法。
有爱才有幸福
如今,黄惠都的家庭恢复了平静,她来往于家和福利院照看两老。邻居们问她:“你觉得苦吗?”黄惠都咯咯笑着说:“说不苦是假话,但我觉得再苦也值。公公、婆婆两个老党员,为社会、为家庭熬苦勤俭了一辈子,现在老了,给了我报恩的机会,这是我的福气。再说我也会老,到那时也需要小辈照顾。不管穷富,有爱,才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