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务农、疾病缠身 困扰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在石柱县三星乡,69岁的老农兰其中还在费力挥动锄头培整田坎,由于患有严重冠心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兰隔几钟就要停下来,倚着锄头休息。2014年独子车祸过世后,本该颐养天年的兰其中,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重担,他一人捡了7户农民土地来种,一年辛苦下来有1万多元收入。“一大把年纪还在种地,也是没办法,不种地就没收入。自己辛苦点还可以为孙女负担学费、生活费,剩下的用来买药、治病,我和老伴每月有160元养老金,只要不住院,生活勉强维持。”兰其中说。
子女外出务工无法承担赡养责任,“老而自养”高龄务农的人还不少。石柱县大歇镇黄山村76岁农民冉岁兰就种了2亩玉米地,她以前还种点水稻,后来身体实在吃不消,水稻种不动了,直到现在她还吃3年前的陈米。
冉岁兰5个子女长期在外打工,老人已独居近10年。“比起别人自己还算幸运,我还有儿女,虽然不常回来,还可以打电话,村里有的独居老人连个打电话的人都没有。”冉岁兰最怕生病没人管、没钱治,“去年6月给玉米地除草时,我高血压犯了,输了3天液,花了580块钱。这点钱,够我活半年!”谈起住院花钱,冉岁兰至今还心疼。
疾病缠身是不少高龄空巢老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开县五通村黄桂淑老人笑称自己是“开药店”的,因为患有各种慢性病,家里备了云南白药、风痛平胶囊等10多种药品。黄桂淑今年75岁,她说今年自己差点死了两次,“今年正月十五刚起床,冠心病犯了,感觉整个人天旋地转,我拼命爬到门口,喊邻居帮忙,才送到乡卫生院。但没有人照料我,卫生院护士人手也不够,就不准我住院。开药后,就要我回家。”
在开县临江镇齐圣村,村党支部书记熊尚兵说,在我们这些贫困山区,高龄老人大多靠子女供养,但子女们又要抚养下一代,经济负担非常重。而且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对老人日常生活根本没法照料。辛劳一辈子的空巢老人遭遇着“无老可养”的尴尬。
●“养儿防老”受冲击
市场养老难“补台”
在重庆石柱、开县、涪陵、南川等地,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空心化加剧,传统的“养儿防老”受到冲击,家庭赡养功能弱化。在开县关面乡小园村,近年来发展美丽乡村,许多农民住进新房,生活有很大改善。80岁农民熊朝寿3个儿子都搬进新村,自己却在1公里外用塑料搭起简易窝棚,独自生活。“儿子们都打工去了,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不能守着空房子过活呀。农民新村点离田土比较远,我人老了,爬坡上坎不得行,只有搭个棚子,在附近种点玉米、马铃薯,把生活维持着。”熊朝寿说。
“我们村独居的‘空巢老人’超过110人,村里方圆超过10平方公里,老人们居住分散,一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医疗、休闲、娱乐等村级养老服务欠账太多。”小园村支部书记陈仁明说,以前在村里,除了靠子女养老之外,村民也有相互扶持、邻里互助的传统,但现在农村人口流失,传统社会关系也在淡薄,有的老人想要买点药、送点粮食,不给钱不帮忙。
一方面传统养儿防老、互助式养老难以完全应对农村日益沉重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作为补充的市场化养老体系发展难度很大。在重庆南川区,全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12万人,老龄化率达到17%,其中仅农村空巢老人就有8500多人。据统计,南川区市场化养老院有床位1600多张,但空置率接近40%。
“一边是养老床位空置率高,另一边大量农村老人有养老需求,却住不进养老院,反差的背后是高企的养老成本、传统居家养老观念,使大多数农村高龄老人很难进入市场化养老体系中。”南川区民政局局长杨兴明说,区里新建一张床位,平均成本要9万元左右,这导致养老消费价格偏高。老入住养老院,平均月花费1200元左右,这对很多农民而言,价格还是难以接受。
“在很多地方,养老产业炒得热,但其实尚未找到商业盈利模式,而且很多农村老人觉得,有子女还到养老院去,是件丢人的事,这也不利于市场化养老发展。”杨兴明说,区里5家民办养老院全在城区,乡镇一级都没有,更别说办到村里了。
●空巢老人养老
呼唤政策“组合拳”
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正在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困扰。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发挥居家养老主体作用,加大老年津贴、养老金正常增长、大病医保等方面养老公共投入前提下,弥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短板,发挥社会、政府、市场的共同力量,通过政策“组合拳”,使农村空巢老人真正能“老有所养”。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目前在城镇社区正逐步兴起的互助式集中养老模式,在农村落地难度大,但仍可以在部分农民集中居住的农村社区,推动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集中养老机构建设,这既可以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老人提供服务,也可以安排志愿者提供精神陪护,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涪陵区蔺市镇梨香社区有800多老龄农民,依靠农民集中居住的优势,政府补贴50万元,社区建起了350多平米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下设日间休息室、健身康复室、图书阅览室,现在每天有七八十位老人到照料中心,免费享受体检、身体按摩、棋牌等服务,很受群众欢迎。
同时,对于居住分散的空巢老人而言,重点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逐步培育、发展农村公益性养老服务组织,为空巢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南川区民政局局长杨兴明说,这几年区里通过民政部门补贴,各村通过集体收入、募集慈善资金、组织义工队等方式,在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村空巢老人协会,依托协会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购物、购药、补贴领取、法律维权等代办服务、对有需求老人提供代耕代种等,以作为农村老人公共服务资源投入不足的补偿。
业内人士也建议,由于目前农村市场化养老体系完善仍需时日,可以利用目前公益性的农村敬老院,适当向有需求、有意愿的空巢老人开放,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入住的前提下,利用富余床位,合理收取一定费用,为高龄、病残、失能等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李松 周文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