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这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欣丽日前在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绩效考核培训班上所说的。
农业标准化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欣丽说,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已制订农业国家标准2652项,备案行业标准4246项,备案地方标准17000多项。
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国家标准委先后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国家标准;联合农业部组织开展《饲料添加剂重要产品标准研究》项目研究;联合商务部、农业部下发《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等。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20年来,共建设8批427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728个。
09·20 我国将扩大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及综合试点新闻通气会,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会上透露,将扩大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的地方名单不久就会公布。
2014年3月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徐林在通气会上介绍,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开始了一段时间,各地颁发了试点方案,试点总体进展顺利,但不是很平衡,有些地方试点进展比较好、比较快,有的地方比较慢和滞后。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至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09·19 中储粮严格政策性收购全流程管理
据中储粮总公司消息,为规范收购程序,加强全流程收购管理,中储粮组织开发了政策性收购一卡通系统,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构筑政策性收购管理的技术防线,在吉林、湖南分公司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在今年秋粮收购中全面推广使用,覆盖执行托市临储任务的全部15个省区。
中储粮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持续高位运行,参与收购的地方国有和民营库点已达11000多个、风险和监管压力增大,为此中储粮总公司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将在今年秋粮政策性收购中推广应用一卡通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严格政策性收购全流程管理,强化粮食和资金风险防控。
据悉,这套新开发的政策性粮食收购系统全面嵌入粮食入库所有流程,全面建立和打通了收储库点收购、直属库收购、分公司管理、总公司业务管理、银行网银支付、税务发票验证6个系统,覆盖了即入门登记、扦样检验、毛重检斤、皮重检斤、定价结算、统一支付、收购发票税务验证、数据上报8个环节。
09·18 我国明确“十三五”水利援藏五项目标
“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在拉萨召开的水利部第七次援藏工作会议上表示,西藏工程性缺水、吃水难、用电难、“靠天吃饭”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加快解决西藏广大农牧民最关心的吃水、用电、灌溉和防洪问题。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采取一系列水利援藏举措,到2020年,新增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0%;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0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山洪和冰湖灾害重点威胁区域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县城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集中力量在西藏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尽快完成重点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加快民生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同时,强化节约管理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