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强化社区自治功能。社区治理是行政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治的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共治”属性。加快政府角色的转型,切实转变基层政府职能作风。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组织功能,剥离社区居委会行政事务,使其集中精力组织居民自治。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于民,还权于市场,把管理权细化到小区、院落、楼栋,还权给居民小组、院落管理委员会、楼栋自治小组,真正实现由全能型和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要培育社区多元治理主体,构建多元化的社区组织体系。加强社区组织的培育,构建包括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基层党组织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多元化组织体系,明确各类组织的职责和权力,实现社区各类组织之间的合作互动。要采取切实措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各社区组织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与决策,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必须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社区治理主要依托社区服务来推进实施。社区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必须把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着力将社区打造成集就业、社会救助、安全、科教文体、社会保障、卫生和计生、流动人口、为老服务、党员服务等为民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区服务设施使用效率,提高服务项目的普惠性,提高社区服务的便捷性。要细化社区服务项目,加强公共服务项目有效衔接,指导社区开发自治服务项目,鼓励市场化服务进社区。培育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必须优化社区治理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六位一体”的社区多维联动工作机制,推行分片包块、上门走访、服务承诺、结对帮扶等做法,实行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实现服务领域、服务人群“两个全覆盖”。创新监督考评机制。包括完善社区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机制,完善社区党务、居务、财务、服务等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区服务项目动态监督机制。充分运用社区信息化建设成果,探索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进行在线直接监督,全过程记录各级各部门服务流程和服务质效,监察情况定期通报。沈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