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荷兰小渊妞儿”:正常一位老人到了这个岁数,应该不会再担心生存问题,在家安度晚年了。他们“苦求留岗”,不正是因为生活无保障吗?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想想如何帮助这个群体实现老有所依。
@何勇:在我看来,就不该让高龄环卫工在遭辞退与签署“生死状”之中做单选题,环卫部门不妨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解决高龄环卫工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高龄环卫工的工作年限,依法该退休的应当退休,但要解决其养老问题,支付相应退休金。
【编者观点】
环卫工被誉为“城市美容师”,曾被社会广泛尊重。但近年来,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面是希望继续留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一面则是想尽办法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一个是表达诉求,一个则是满足要求,这样充斥着人情味的事件如何会出现不和谐一幕。在环卫工这一纸生死状背后的现实生死状况,在强烈的反差面前,人情味、冷暖心,成为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如果说对环卫工这一职业歧视是属于时代偏见的顽疾,体现了社会上一些人的冷漠,那么来自环卫工人的娘家——环卫部门的侵权,则不仅仅是冷漠,而是有悖法理。从网报中频繁出现的环卫工人生命安全问题到带着孙女坚守岗位的奶奶,再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环卫工尊严受损,他们刺痛的是社会大众敏感的神经,是社会发展的盲点,是勤劳朴实的劳动群体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无力。
环卫工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孤立地看,签生死状这种做法确实是很不人道的,尽管这些工人是属于自愿选择,尽管是要解决工商保险等现实问题,才出现签订生死承诺书一幕,生死状未必具有法定效力,却在事实上伤害了这些环卫工人的情感,也让公众产生反感的情绪。
其实,高龄环卫工现实的生死状远比被逼签的生死状更值得关注,前者事关生存的大事儿,后者不过是一纸没有法律效力的规定。环卫工工作因为工资低、危险性较高,劳动强度大,缺乏社会保障,环卫岗位招人很困难,而对于这些下岗的环卫工人来说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不难想象,高龄环卫工的现实状况是怎样的不堪。
环卫工老龄化是一个现实问题,如何避免环卫工老龄化的辛酸呢?只有社会保障体系足够完善了,高龄环卫工才不会如此的求工作,而类似的闹剧也不会再上演,所以更应该维护好环卫工人的基本权益,让环卫工人过上体面而又尊严的生活,这样才可能改善环卫工的现实生死状况。
下岗本应理所当然,返聘本是无可厚非,可是出现在环卫工群体上,这些本无需大惊小怪的事情却牵扯着许多人的情绪,只因生死承诺是现实生死状况的折射,是环卫工人现实生活的写照,改善环卫工的生存状况,还需更多保障制度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