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过后天渐凉,我为新买的餐椅做坐垫。我带了原料去小区大门外的缝纫铺,并一起交了我勾画的草图。老板娘说生意蛮忙要等两个星期。一晃二十天了,我去问询。回答说还没做好。又等了半个月前去,老板娘客气地说:大哥对不起!没等说下去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就开了个玩笑,是否太忙就顾不上我的小生意了?老板娘顿时面露难色内疚地说:你给的尺寸不见了。我则笑了说没事没事,反正元旦春节还早天又不冷,我给尺寸时她讨好地对我说:后天来拿。第二下午路过叫我进去就拿了。拿回家往凳子上一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坐垫上下四边的镶边嵌线,在铁锈红面料的相映下银光熠熠生辉特抢眼球,厅里顿显光彩夺目。那加添的嵌线是银白色的荧光丝绒布所为,加上考究的做工让人赞不绝口。这也许是她对自己失误的一种补偿和我对她包容歉让的一点回报吧。
包容谦让是人间亲和力的粘合剂。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吕坤在他的著作《呻吟语》中提倡“做人五不争”: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简傲人争礼节,不与盛气人争是非。自古至今为争是非争面子,非理性者唇枪舌战拳脚相加人财两空有之,理性者化干戈为玉帛有之。“将相和”是司马迁笔下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典范。战国时期赵国外交家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奉为大丈夫。而一直英勇善战威震朝野的将军廉颇,他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耻居其下,屡向相如寻衅闹事。而相如以国事为重,不使外敌有隙可乘而一再忍让,遇人还主动问询廉颇的健康情况。致使廉颇悔之莫及,随之廉颇亲自到相如府上负荆请罪。“将相和”终使二人同心治国,天下太平。
《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是五六十年代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著作。它是建国后党内政治生活和思想工作的行为准则。它倡导的是为了整体而委曲求全。道理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导向。一路人生谁不会碰到任何委屈坎坷和冲突?比如说有人惹怒了你,你是选择理智的相处还是以牙还牙,其后果绝然相反,后者鸡犬不宁,前者相安无事。独具匠心的坐垫,负荆请罪的“将相和”就是最美好的期盼。凡事都要理性对待,因为冲动的魔鬼不但会伤及对方还会危及大局“小不忍则乱大谋”。俗话说:小人记仇,君子感恩。幸福不是来自自私得到的多而是来自无私奉献的多。包容谦让还真是人生健康的“第一关键词”。从医学上探根求源,它可以保持人生心态的平衡,能较好的协调内在和外在环境的表里关系。随遇而安说的就是虽然环境不能适应人,但人应主动适应环境,只有这样人体的内分泌神经系统才能保持在舒缓运转的状态。中医讲的“气血平和则百病难生”是也。
人们常说的得理让人,难得糊涂,吃亏是福,敬人自敬自薄人自薄自,家和万事兴就是对包容谦让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