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力量聚焦区域问题
“共治项目”依循三个原则确定:一是“中心”,即围绕区域发展、服务群众来确定;二是“共同”,各成员单位因业态相近、区域相邻,在共同议题面前产生共同关注点;三是“治理”,寓党的建设、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内容于项目平台。据此,“五区”党建联盟广泛征询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汇总数十条项目建议方案。
党建联盟统筹项目推进
各党建联盟在征询意见基础上,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五个年度“共治项目”:
行政区党建联盟:建设“网上信访联合接待大厅”,推进和谐稳定。按照“一、三、十五工作日”要求回应群众诉求,主动查找工作疏漏,形成重要问题统筹解决枢纽,使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直接”。
社区党建联盟:构建“党群议事体系”,推进居民自治。块区党群议事厅和社区党群议事会,构成居民议事决事的基本渠道;民情档案系统形成群众需求对接互联网络。
商区党建联盟:打造“曹安路商圈诚信经营共同体”,推进市场繁荣。各专业市场探索形成诚信追溯和精品推介体系,并拓展为集商户经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作用链条,促进市场繁荣“基础实”、“作用显”。
校区党建联盟:建立“品质教育社会资源库”,推进教育开放。立足区域资源和社会力量建设的“资源库”,将为学校配备校外辅导员、社会实践基地、文明服务项目等,推动学校建设“有联动”、“有提升”。
园区党建联盟:建好“一中心一基地”,推进人才服务。重点推进人才储备跟进街道发展战略,人才服务对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才服务“纵向延伸进企业”、“横向对接到区域”。
职能部门支撑项目落地
通过组建项目组的方式,明确共治项目的实施步骤、推进节点,街道职能部门按照业务对口、管理衔接的要求,进入项目组开展项目指导和督促,并对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转化和落实。
社会力量评判治理实效
根据“让群众直观感受实效”的要求,街道将组建“共治项目”评议队伍,以群众代表为主体,对项目实施情况及开展效果进行全面评议,在即将启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使项目共治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