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一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金山区漕泾镇营房村的金山兰花基地———上海漕泾植物研究开发生产合作社,见到年过六旬的总经理张治中。在张总的热情陪同下,记者参观起这片占地50亩、苦心经营多年的兰花培育基地。
一走进兰花精品展示大棚内,正在次第盛开的桃花兰、金吉利和春兰等各种名贵国兰一一映入眼帘,且阵阵幽香馨人肺腑。刹那间,“手培兰蕊两三再,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元代余同麓《咏兰》诗浮现于记者脑海之中,种植观赏兰花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禀性耿直、做事认真、待人热情的张总从事花卉种植及绿化养护长达25个春秋。从2004年起,他在兰花和苗木的育种、组培、快繁、环境控制等领域开展技术引进实验研究工作,先后培育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及杂交兰等六大系组培兰苗,成效卓著。2009年,金山兰花基地被《中国农村》杂志社授予“全国科技十佳示范基地”称号;总投资逾600万元的金山区年产100万株兰花组培种苗及15万株成花生产基地新建项目,2010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局扶植项目。
从兰花展示大棚出来,记者又参观起基地内组培兰苗生产设施:钢管大棚、地下温控室、恒温无菌室等,张总一一作了讲解。记者问:“组培苗与传统的繁殖相比,有哪些优势?”张总说:“传统的国兰繁殖,采取的是分株方法,每年分植一次,受到数量上的制约,不能大量推向市场。而组培苗,也称商品兰,就是采取植物克隆的方法,在短期内培养出成百上千,而且性能稳定,并在恒温无菌的环境下实现工厂化生产,且生产成本低廉,能让更多的兰花走进千家万户,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那什么是国兰产业化?”张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所谓国兰产业化,就是商品兰的产业化,其手段是依托现代科技的技术,通过花粉杂交,有选择地培养出兰花新品种,然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短期内获取大量兰花新品小苗,再通过现代栽培设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商品兰与原有的国兰相比,其所具有的优点是,既保留了国兰的叶美和花香,又结合和吸收洋兰的花型大和花色艳。如桃花兰,就是一种杂交兰,是国兰与大花蕙兰的种间杂交品种,是基地新近研究开发的兰花新品种,因花色粉红,形似桃花而得名。其花型中等、色艳、清香、雅致,它集大花蕙兰的花大、色艳、花期长的特点,又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和韵味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前景。”
张总用长达10年的时间,倾其一生的积蓄和精力,完成了国兰产业化项目的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春季3万株红美人和2万株桃花兰组培苗移栽驯化炼苗任务。15万株成花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则是国兰产业化的二期工程。目前离这一目标的完成尚有3年时间,对此,张总最大的心愿是:在社会各界的通力支持下,至2015年,使这一新项目能够如期竣工,顺利投产,造福大众。
记者祝愿张总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