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园”产出“放心菜”
一棵大白菜15元、一公斤西红柿60元……高青蔬菜实现了由“大路菜”向高端菜的华丽转身。“这里面,标准化示范园区在提升蔬菜质量,节本增效方面功不可没。”高青县蔬菜局局长李希红说。
配合“绿色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该县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通过冷暖空调控制温度;绝不能喷施农药,除虫主要通过粘虫板、诱虫灯;采用蜜蜂授粉,全部使用有机肥……”高青新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新村在标准园示范大棚内给社员讲解着有机西红柿种植知识。
高青县青城镇路家村菜农庄德洪在大棚黄瓜种植中采用了秸秆生物CO2反应堆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产的黄瓜比普通黄瓜更清甜、更脆爽、味道更浓郁,畅销济南、滨州市场,每公斤卖到30元,供不应求。”庄德洪介绍说。据了解,目前这种技术已在全县推广,成效显著,蔬菜亩均增产3000—5000公斤、增收7000—10000元。
“品牌菜”提升“竞争力”
高青县濒临黄河,沙质土壤,群众有种植西瓜的传统。目前,该县已经建成鲁北地区最大的有机西瓜生产销售集散基地,10万亩西瓜基地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去年“高青西瓜”还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为放大高青瓜菜的品牌效应,提高高青农产品的品质,近年来,该县积极推广秸秆生物CO2反应堆棚技术,到去年底,全县使用该技术的大棚已达1200多个。该县以“田横庄园”主打商标,对寨子西红柿等20余种农产品集中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目前,获得有机农产品品牌的有5个、绿色品牌8个,申报认定面积已达16万亩。
“直供菜”产销“零距离”
每天上午8点前,山东中农超市连锁责任有限公司的绿色蔬菜运输专用车都会准时把从该公司种植基地采摘的新鲜蔬菜运到淄博市的10家超市。
据介绍,该公司以农超对接服务社区居民菜篮子,实现了从生产基地到超市、再到居民家庭餐桌的农产品快捷通道。目前,公司实行“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的新型配送方式。“诚信”基地的金针菇从采摘到进入北京的大超市不超过24小时。
目前,该县积极组织县镇相关部门相继建成青城西瓜批发大市场、宋套特色露地菜市场、杨家绿色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崔张和孟集的菜椒市场等多处各具特色的专业瓜菜批发市场,带动了县域专业、非专业瓜菜运销队伍发展到6000余人。
王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