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景色是画家们、摄影家们无论如何都画不完、摄不完的色彩。它的恬静温馨、酣畅淋漓、生机盎然,往往藏于心灵的深处。
我曾在乡村插过队,又曾供职于乡镇多年,倘若如今有人问我,让你最为怀恋的乡村景影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地说,是当年那乡村每一个角落里吞吐出来的袅袅炊烟。
乡村的炊烟,是无根的树,是载不动的情。那袅袅炊烟,虽然散淡飘渺、轻歌曼舞、若有若无,但它却是乡村上空拔地而起的“庄稼”,更是劳动美的飘撒传播。炊烟的畅达、细腻和温润随时可以触摸,到处可以弥漫。乡民们望着那“庄稼”向着阳光欣欣向荣,一股股亮丽的高兴劲便会露在脸上、嵌在心上。
乡村的天空,一缕缕的炊烟是乡民们热爱田园、挚爱家园,引以为荣的最醒目、最有神韵的标志。眺望炊烟,它无论来自哪家,无论带着谁的追求,常常会自然而然地飘到一起,十分和谐,十分融洽,十分亲密,十分妖娆;它飘过田野,飘过枝头,飘到天际,融入云端,尽情地为勤劳善良、朴实平凡的乡民们传递着家的温暖和守望的抚慰。
爱是炊烟的根,人们看见炊烟,就有歇息的释然;有了炊烟,家就不再遥远。母亲在终日侍弄炊烟,炊烟就飘荡在游子的心底,系结着终生无法忘却的爱,定格为一种久违的柔情。即便日子久远,相隔万里,即使想起快乐与忧伤,记起孤独和寂寞,也割舍不下这灵魂深处的思念。每天炊烟的升起,那是一种爱的形体、爱的原形、爱的化身。
曾几何时,乡村的上空不时升起了另一种烟雾,那是从盲目开发,只顾眼前利益的高耸中的烟囱里冒出来的;乡村的上空不时燃起了另一种烟雾,那是从乱烧着麦秸秆的田野里冒出来的;顿时让乡村那原生态的炊烟飘逸的风景黯然失色。让我们的田园再生爱意,让我们的家园再添妖娆,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企盼。
我怀恋乡村的炊烟,不仅仅是把它看成一道风景、一道彩虹、一朵飘逸着的白云,它还是维系着一个家庭的温馨、一个乡村的祥和,更因为乡村的炊烟里有着我们先辈的呼吸,留存着太多的有关人和大地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