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上海新东苑沪剧团传承创新沪剧艺术出新招,日前创排上演5场大型原创现代沪剧《飞越七号桥》传承版。这次传承版《飞越七号桥》剧组的演员,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16岁,剧中“赵春梅”一角,每场演出都由四位小朋友联袂演出。尽管演员们年龄幼小,但有的是“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等奖项获得者,还有不少是新上海人,他们通过几年的沪剧艺术学习,逐渐爱上了沪剧。而让年轻一代参与到沪剧艺术传承中来,也是展现传统红色剧目当代生命力的一种创新追求所在。
大型原创现代沪剧《飞越七号桥》取材于闵行七宝镇当地革命遗址“七号桥碉堡”的相关历史事件。此次公演,是对传统戏曲创新性传承和青春化传播的持续探索。出品人沈慧琴介绍说,弘扬光大本土戏曲艺术,在戏曲舞台唱响上海“乡音”,让传统戏曲与青少年文化生活双向奔赴,是传承发展本土戏曲的必由之路。通过“小手牵大手”,圈内圈外共同融合“破圈”,展现非遗本土戏曲的蓬勃生命力,推动传统戏曲精粹更好融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