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各方关于宅基地和农村村民行为管理、宅基地和房屋确权登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房是村民的重要财产,承载着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加强本市宅基地和农民建房行为管理,引导村民住宅建设合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打造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底色,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幸福老人村所在的堰泾村,村域面积5.11平方公里,南接大叶公路,北枕黄浦江,村内有600多亩的涵养林及千余亩种植林地、花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一、项目基本概况
幸福老人村,又称上海叶榭社区堰泾长者照护之家,该项目于2015年3月经松江区民政局批准成立,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幸福老人村也是上海市首家社会力量参与,借助农村公益养老项目运行的专业养老机构。该项目总投资450万元,由三位发起人出资。“村内”现有住养床位49张,目前,入住40人。其中,本村、镇老人占80%,其余来自松江区其他街镇。
致力于探索一条符合本区乃至东部农村的新型养老社区模式之路,幸福老人村打破传统,有效利用闲置农村宅基地,改造后用于农村老人养老。2016年2月运营至今,让本地老人“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专业、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是通过盘活农村宅基地介入农村老人养老的养老机构。
通过农村公益养老项目培育、带动,让更多社会公益项目参与到养老、助老活动中来,让村内老人的经济压力有所减缓,也让更多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受益。幸福老人村的运营,开创了适合上海农村社区养老的新模式,也为国内农村养老探索出一条新路。
该项目先后荣获2017年“公益之申”十佳公益项目,2018年上海市民政系统优秀文化案例,另获市社会组织优秀奖、生态养老提名奖、养老服务创意奖等奖项;并有真实故事改编的音乐剧在上海人文艺术频道播放,编创沪剧于社区剧院巡演,形成了示范性影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