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为产业增效
据湖北省第三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总结暨工作推进会消息,今年以来,9大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农业重点产业链,为链上的农民、企业等提供技术支撑,初步统计为产业增效14.5亿元。2022年,该省油菜、优质稻等9个产业技术体系更加注重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更加注重对地方政府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更加注重为产业节本增收支招。9个产业技术体系共审定新品种6个,其中国审2个,试验示范新技术33项;获批国家标准6项,地方标准41项;获批国际发明专利1项。
江苏:全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议近日在高邮召开。会议指出,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各地要积极探索创设秸秆综合利用多元循环、高值利用机制,落实收储用地、秸秆运输、加工用电、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围绕技术短板,结合产业需求,主动开展技术招商,打好技术集成和产业升级“组合拳”;要树立样板,健全制度,讲好秸秆综合利用故事;抓好重点县建设,统筹资金,完善社会化收储服务体系,构建长效机制;要建好秸秆资源台账,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政策规划、产业布局等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吉林:300名农民今年获评高级职称
日前,吉林省评选出第二批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获得者300名,他们均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这是吉林省连续两年开展此项评审工作。乡村振兴人才职称共设立9大类评审专业,在评审标准方面,突破以往的“学历、论文、身份、年龄、台阶”等门槛,根据专业特点专门制定了初级到高级的职称评审标准,其标准设置重点围绕思想素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带动能力和群众认可度等几个维度,以在乡村振兴贡献度和示范性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