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迎客 村民享受建设“福利”

  11月15日,作为上海市第二批郊野公园之一的漕泾郊野公园正式对外迎客。读一本好书、品一壶好茶、尝一口河鲜、泛一叶小舟……上海市民又多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感受“乡野”的悠然自得和闲暇惬意。

  □记者 曹佳慧 通讯员 徐锋琴

  当天举行的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开园仪式公布了由网友线上投票选出的“水库八景”,包括“两山”湿地公园、水库中心河、水库里·佳亲岛、藕遇·尚品公园、乡伴·酷岛造梦营、三牧场·沈家宅桥、橘岛露营地、漕泾中草药科普园等。它们也成了漕泾郊野公园首批网红打卡点。同时,当天还评选出了一批参与和支持漕泾郊野公园建设的“最美水库人”和“最具影响力播主”。郊野公园“cool潮”游园小程序也正式上线,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实时AR互动。

  打通水系,23座桥座座有故事

  迎着暮秋的暖阳,从金山区第一条“四好农村公路”——长堰路漫步进入漕泾郊野公园,两旁的娜塔栎行道树、景观绿化让人心旷神怡……

  漕泾郊野公园以“沧海拾贝”为设计理念,规划总面积37.46平方公里,呈“一园两片”的空间结构,整体定位为集水上文旅、科普教育、创意研学、康体养生、休闲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市郊生态滋养型郊野公园。

  作为郊野公园核心区域的水库村,村域面积3.66平方公里,整个村以“水”著称,水面积高达40%,且水质保持良好,多条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拥有70多个岛屿,堪称“东方羊角村”。配合郊野公园建设,水库村围绕村庄规划设计、产业融合升级、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谋篇布局,以水之曲线,雕琢乡村肌理,形成“水+园”“水+岛”“水+田”的空间格局,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在漕泾郊野公园建设中,水库村拆坝、建桥,新建23座桥梁,把全村水系全部打通,疏浚河道、清除淤泥、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让水质变得更清,水面变得更透,经过整治的水庄环河蜿蜒曲折,水生植物零星点缀,延伸至水库中心河,3公里的水上游线贯通,集中居住点-景观桥-湿地公园……串联起了沿线风景,荡舟最美河道——水库中心河,可亲身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景象。

  藕遇公园、尚品书院、湿地公园……步步皆风景,处处见乡愁;莲花桥、弯篓桥、鱼篓桥……每座桥都有它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白墙黛瓦、绿意盎然、清清河水,让人仿佛置身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中。

  景美情浓,水库村里更热闹了

  环境变好了、住房改善了、来的人多了,这是水库村民近年来的最大感受。漕泾郊野公园建设之初就充分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农民集中居住地选址上就把最美的风景留给村民,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傍水而居、四季有花、多季有果……村民顾阿姨掩不住脸上的笑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好像住在公园里,吃好饭沿着河边散散步,一眼望去都是风景。”同时,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村民中心,把更多空间腾出来给村民,用于便民服务、文化活动、健康教育等,让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各种便捷服务。

  今年国庆长假,漕泾郊野公园还没正式开园,就以超高的颜值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露营、摸鱼、稻田拔河和皮划艇等水上项目深受青睐,还带动了一波水库热拍、热播,许多自媒体、播主纷纷在微博、抖音各大平台上分享水库美景。周末回村的年轻人也逐渐增多,停住了脚步,也留住了乡愁。

  水库村的变化还吸引市区的朋友前来“定居”。朱明辉夫妇以20年的租期租下一幢农房,经过他们的精心打造,这里成了朋友聚会的好地方,在朱明辉夫妇看来,这里吸引人的不仅是美景,还有温暖的乡情。

  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村民徐永强是第一个用自己的湖景房开办民宿的人,今年的国庆节是他们一家最忙碌的时候,有很多游客因为没有预约而吃了“闭门羹”。作为新水库人的胡伟跟随老婆在她的家乡扎根,在旅游公司找到了活,一边撑船一边给游客讲着水库村的故事,俨然成了“水库通”。

  眼下,乡伴文旅与上海滨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企久事旅游直属企业上海青旅正携手合作,在水库村建设264亩的“酷岛”理想村项目,打造一个集青少年国际成长营、理想会堂、精品民宿、水上运动基地等几十个子项目在内的乡村产业群落,吸引人们前来旅居、培训、度假甚至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2021年10月,漕泾镇被命名为上海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力争经过“两山”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转化模式,水库村就是最好的实例。

  下一步,漕泾镇将坚持在郊野公园建设全过程中,实践具有漕泾特色的“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民生富裕”的“两山”转化路径,让村民享受到漕泾郊野公园建设带来的“红利”。

  开园后,郊野公园将优先吸纳安排本地村民到开园带来的新增运营岗位中,鼓励村民将空置房屋出租或者自行经营民宿、餐饮、农家乐等,选取地段适当开辟村民自产自销空间,引导有条件的合作社和村民发展采摘农业。同时,将积极嫁接企业入驻,将村民的房屋自留地等投资入股,农民变股民,每年享受收益分红,实现资源从村民手里来、资金到村民手中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宠物
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迎客 村民享受建设“福利”
探索农村“宅经济”合作模式 打造乡村聚落新空间
长宁新泾镇成为本市第一批河长制标准化街镇
东方城乡报关注A05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迎客 村民享受建设“福利” 2022-11-22 2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