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怡彬 摄/见习记者 于洋
“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人们对于水生农作物的喜爱古已有之。
在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茭白的名声已然大噪,殊不知,练塘莲藕也是当地一绝。练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良好的水质,孕育了练塘莲藕的优良品质。
莲藕成为练塘
又一招牌水生农作物
在上海佳欣茭白专业合作社位于张联村的露天莲藕基地,记者看到,满塘的莲藕已逐渐由碧绿色变为“黄金叶”,采莲人在成片的莲藕田里忙碌着,一手拿着用来冲洗淤泥的水枪,一手在淤泥中摸索着,从叶柄到根茎,沿着一段一段的藕节,挖出一整根莲藕。挖出来的莲藕,经过高压水枪的冲洗,呈现出白玉色,胖乎乎的姿态,被堆在水中的网兜里。据介绍,一名采藕工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可以采藕1000斤。
据了解,作为青浦区唯一一家种植“水八仙”的合作社,上海佳欣茭白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有近600亩莲藕。“今年的夏天气温高、台风少,基地的莲藕生长状态比往年好。”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万俊告诉记者,目前是莲藕的盛产期,露天藕塘的产量在每亩3000~4000斤。
万俊表示,虽然莲藕的产量较茭白高出不少,但莲藕的出水部分是莲叶,相对娇弱,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种植风险相对较大。因此,2020年,合作社启动建设了芦潼村“水八仙”蔬菜基地,其中有130多亩连栋大棚内种植莲藕。
在芦潼村的连栋大棚里,目之所及皆是高低错落的莲叶,“露天早藕一般在6月上市,而大棚中的早藕预计能在明年5月上市,整整提前一个月。”万俊表示,这是合作社抢占莲藕尝鲜期、创造更高效益的一次大胆尝试,等5月份早藕采收后,大棚里还能轮茬种植茭白,极大提高了大棚资源利用率。
莲藕的成熟期有早晚之分,按照采莲人的话说,全年都有莲藕可采。而练塘莲藕的采摘主要是从6月开始,可以一直采到第二年2月底。届时开春了,气温回暖,莲藕开始冒出新芽就得停止采摘,任其生长,待到6月开采又是一个轮回。
据悉,目前基地以种植珍珠藕为主,在市场售卖中,这种每节较短小的莲藕既符合市民健康饮食的风尚,也因不仅小巧卖相好而收到消费者青睐。据介绍,6月采摘的是脆藕适合清炒、凉拌,现在9月采收的莲藕则是炒起来脆,煮出来糯,可煲汤而且滋补。
开放采藕
挖掘三产融合更多可能
夏季的莲池里朵朵莲花争奇斗艳、热闹非凡,待到莲藕成熟时,莲叶渐黄,莲池又呈现出另一番光景。
经人介绍,记者探访了练塘当地的“章练夫人”钱欢,农大毕业的她,不仅负责帮助练塘农产品做推广、拓渠道、创品牌,最近还在鲜有人知的九洲仙境辟出一片小天地,用于莲藕采摘体验。
两年前,钱欢联系练塘莲藕种植户阿三,在九洲仙境里栽种了130亩莲藕。这片区域从属于一家园林公司,与常规在农田种植莲藕不同的是,这里莲藕种植的区域水面辽阔,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接天莲叶与远处的拱桥相映成画,人在景中游、画由景中生,别有一番意境。今年中秋前后,一个偶然的念头让已经成为诸多“团长”联系人的钱欢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何不把莲塘对外开放,开发成亲子体验农旅项目?
筹备人马、平整林地、备足渔裤、策划流程……从有这个想法到付诸行动,也不过短短几天。中秋试水,手忙脚乱的钱欢和她的团队还是在一片好评声中获得了信心。“国庆期间,除了通过第三方平台组团来此体验采摘莲藕的团客,我们还开设精品小团,每天组织5组亲子家庭,挖藕、钓螃蟹、捉泥鳅,还提供专属摄影服务。”钱欢介绍道,“从市区过来的游客,就是想亲近自然,让孩子们摸摸泥巴,给大人们足够的空间进行野餐休憩。”
将莲藕种植与采藕体验相结合,在宣传练塘当地农产品的同时,又为农民创收多了一个新选项,也拉近了市民与乡村的距离。这是当地充分利用第一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挖掘三产融合的更多可能,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