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金山廊下的金开(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保供基地里大卡车进出频繁,成吨的白菜、土豆、豌豆、萝卜、西蓝花、绿叶菜等着叉车来装卸货。公司“老板”马天调度装载车辆、调整菜量分配、清点蔬菜的数量,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上海蔬菜供应需求陡增,保供基地被推上保障民生生活物资“一哥”的位置。一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一日三餐吃饭时间不到半小时,马天当时已习以为常。
说是“老板”,工人人力不够时,他就亲自上阵,既是叉车司机、又是搬运工人。“我们是保供企业,承载了上海市很多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任务。疫情以来,基地订单量暴增,所有蔬菜都需要分拣打包,工作时间和强度已至极限。”马天说。
3月27日晚,上海新一轮核酸筛查通知发布后,马天和妻子李春菲就一直吃住在基地里,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李春菲负责所有工人分拣菜品的协调,手脚麻利的她总是能妥善安排工人以“流水线”方式分拣菜品,使得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马天十二年前就来到廊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到现在的基地负责人,他的农业梦想根植于廊下。“基地蔬菜日吞吐量达50吨,疫情期间,我脑中只想着保供,赚钱的事先不考虑。农产品保供牢靠,老百姓家里有菜,心中就不慌。”马天表示,廊下是上海的“菜篮子”,上海疫情不息,基地保供也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