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的湖北黄冈,温度渐暖。对于湖北名羊公司董事长刘锦秀来说,也正是忙碌时节,她正开发烧烤季的新产品、对接网商的新项目、规划冰鲜羊肉的新渠道……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天一个新气象。这位湖北远近闻名的“牧羊女”,曾经用勤奋为乡亲们铺就了脱贫致富路,如今,她正在用智慧为乡村振兴开拓产业发展路。
脱贫攻坚后的“困惑”
刘锦秀出生在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黄土坳村,土生土长的她对贫困有着切身的体会,更对改变命运、摆脱贫穷有着强烈的愿望。十几岁时,她就外出谋求生计。2003年已经有了一家物流公司的她返乡创业,购买了47只种羊,从此开始了她的养羊事业,也走上了改变家乡面貌的脱贫路。
18年过去了,刘锦秀的养羊梦一步步变成现实,罗田县目前存栏黑山羊28万多只,累计带动175个贫困村、8000多农户脱贫致富,“锦绣羊”的品牌在各大餐饮酒店声名鹊起,名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达到一亿多元,而她,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别山养羊女”,当选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联常委,并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面对荣誉,刘锦秀有着成功的喜悦,也有着深深的忧虑。黑山羊帮着乡亲们脱了贫、致了富,主要归功于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规模扩张的效应,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针对餐饮酒店,冷冻羊肉供货量大、出货快,但同时也存在着账期长、利润低的问题。刘锦秀开始了黑山羊转型升级的新尝试,做团购、做羊肉饼、做羊汤……但始终没能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2018年在湖北省政府组织的一次对接会上,刘锦秀迎来了转机。她结识了盒马鲜生的朋友,通过深入交流沟通,品牌化、链条化、产业化的模式在她的脑海里慢慢形成。从冷冻肉升级为冰鲜肉,从羊肉供应商转型为零售商,她要把大别山黑山羊“进化”成湖北的地标名片。
二次创业中的转型
刘锦秀看着满山的黑山羊,想到自己十多年来好不容易立起来的口碑,下定决心引进生产线,进军新零售,打造新品牌。
公司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改造了生产车间,引入食品级别的冰鲜羊肉生产线和气调设备,开始生产冰鲜羊肉。刘锦秀多方联系,选择了一家电商作为主平台,构建了直通普通市民的销售渠道,还在供应链、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不断学习,对“锦绣羊”进行新零售、数字化改造。
从最早上市只有几款商品,到包括羊排、羊腿、羊蝎子、羊肉串等十多种冷鲜商品,湖北名羊与电商共同开发,一步步打磨商品价值,把精细化的商品提供给更多消费者。
“锦绣羊”的品质再次被市场认可,被普通消费者接受。不仅在这家电商销售额直线上涨,其他的商场、超市也慕名而来,多家电商、社区团购接蹱而至。到2020年底,冰鲜羊肉已经占据公司全年销售额的1/5,名羊公司迅速成长湖北最大的冰鲜羊肉生产企业。
产业振兴里的实干
通过电商,“锦绣羊”在大众消费领域有了很好的知名度。品牌打响的同时,刘锦秀又在考虑,怎么去贴近消费者,做出新商品,作大产业链。与酒店、餐饮渠道只需要白条羊这一种单品不同,做零售则需要根据季节、消费者需求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产品。
零售市场打开了,羊肉生意火爆了,公司生产周期以前的半年延长到现在的10个月,产品越来越丰富,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公司目标、团队、产品、渠道也同步进行了重造,内部管理向着现代企业升级,市场营销向着新业态提升,大家干劲十足,力求把产品开发、销售、售后做到精益求精。
刘锦秀和她的团队会经常与电商一起碰头,形成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然后付之行动,进行品牌、产品的多元化研发。最近开始在规划夏季商品,名羊公司会更新羊肉串、法式小切等适合烧烤季的商品。
从以前养羊、育种到卖冷冻羊肉,供给餐饮渠道到现在做“锦绣羊”、做冰鲜羊肉品牌,刘锦秀带领乡亲们走过了脱贫攻坚的爬坡路,正在走产业升级的转型路,而她心中还有更宽广阔的产业路。王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