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取消‘35岁门槛’后,既让竞争更加充分,也让年轻人可以在体制外或体制内自由选择和流动,不至于担心超过35周岁就无法‘考公’。无论从哪方面讲,‘35岁门槛’都不宜再成为招录公职人员的硬性条件,也不该成为职场晋升的天花板。从公职人员招录率先取消‘35岁门槛’,既优化了人才评价机制和人力资源配置,也减轻了中年人的就业压力。同时带动国企、民企等其他用人单位取消‘35岁门槛’,让中年群体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权。”史奉楚评论取消“35岁门槛”:不妨从公职人员招录开始
“国外还有研究表明,父亲不仅对孩子智商影响很大,还在语言的发展和情商的培养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如何让‘父亲归位’的理想照亮现实,让子女在成长阶段多点‘父能量’,还需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达成普遍共识,转变思想观念,培养积极、健康的育儿观,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种和谐、乐观的生活空间。”陈海明评论呼吁“父母育儿假”:让子女在成长阶段多点“父能量”
“同时真正落实儿科医护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护人员收入平均水平,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医疗卫生体系考评内容,并与院长的绩效考评挂钩;要指导干预综合医院增加儿科床位,打造优势儿科专业,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待遇,用优厚的政策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儿科医护队伍中来。医院要纠正对儿科等‘不赚钱’科室的偏见,不能简单地把科室医疗服务收入与医生待遇挂钩,必须想方设法让儿科医生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真正体现。同时,也需要患儿家属的理解与配合,给儿科医生尊严。一些家长,当孩子生病时,把医生当神仙,稍有不顺,就把怨气撒在医生身上。”王红峰评论儿科医生荒:不是“小儿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