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党员“亮身份”、党建“树品牌”~~~——松江区佘山镇党建工作纪实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员“亮身份”、党建“树品牌”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
——松江区佘山镇党建工作纪实
■“巨变七十载,喝彩新时代”——佘山镇举办“两新”组织情景党课
■茶情诗意话发展 月满缘聚“映山红”——佘山镇“映山红”党建联盟开展“五彩e+”项目之“青·人文”主题活动
■护航进博当先锋 助力“创全”我先行——佘山镇开展“进博先锋 党员行动”主题党日活动

  “《情满佘山》情景党课、《微光如镜》视频微党课、《初心云播厅》音频党课、《漫说“四史”》漫画党课……由佘山镇党委扮演“大管家”,按照新时代党性教育形势和需求为全体党员分类定制党课“菜单”,借力融媒体的载体优势,让党课既有“党味”更有“鲜味”,“让党性教育更加有声有色、入脑入心。”佘山镇党委副书记徐渊这样介绍道。近年来,佘山镇党委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党员教育管理为主体,立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政治引领有高度、党群服务有温度、区域联动有力度的基层党建工作氛围愈来愈浓厚。

  资源创新整合

  党员教育“聚人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如何凝聚起全镇2900名党员的先锋旗帜力量,让党徽闪耀在基层一线?佘山镇党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多措并举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让党员身份“亮”起来。依托区委党校、镇社区党校党性教育基地以及“映山红”党建联盟大平台优势,以“请、挖、培、送”等多种方式,让师资力量“强起来”、党课资源“聚起来”、党员教育“活起来”。全镇“党员大轮训”采用了因人备课教学、分类分片开课的模式,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党组织、“两新”党组织等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群体,精心定制了党校理论课程+选课制、行业专题课程+定制课、社区微党课+预选制三大类“菜单”,“点单”与“派送”并行、线上与线下互动、普及教育与精品教育并举的党员教育模式使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党组织和党员的参与度也更加高了。近年来,镇社区党校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等契机,深入推进了“微型党课大家讲”项目,在深挖讲师、培优课程上持续用力,除了书记上党课、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之外,更是鼓励普通党员当讲师上微党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迹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讲”为“我要讲”,在增强党员自主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增强党课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今年,佘山镇把“聚光灯”聚焦到“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用10位普通党员身上的平凡微光取材拍摄的微视频《微光如镜》,一经上线获得党员群众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比如58岁获得复旦大学本科文凭的老党员杨从耘、脊背弯曲步履蹒跚仍坚持参加组织生活的老党员邵琴芳、省吃俭用每年为困难居民送蒸糕的老党员张鹤翔等等,他们用最为朴实真挚的初心情怀,带来了直抵人心的感动,集聚起了广大党员群众向身边榜样看齐的向上向善正能量。

  队伍多元聚合

  党员管理“筑同心”

  有的基层党组织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硬性考核指标上,对每个党员的管理不能面面俱到;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企业在职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发挥作用不够明显……面对党员管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佘山镇党委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通过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深化“1+3+X”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在理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织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党建工作阵地和平台功能的优化提升,增强党员归属感、责任感,把党员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依托书记工作室“头雁结对工程”、党代表工作室“五星必修课”项目、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旅游美时美刻、志愿随时随地”品牌项目、党务干部5D训练营等,牢牢抓住基层书记、党群工作者、党员骨干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质效,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层层抓好党员队伍思想素质和能力建设。今年,为提高开放式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佘山镇以“八微”开放式组织生活菜单为基础,将组织生活室的阵地搬到了党员群众“家门口”,结合疫情防控、“四史”学习教育、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等,按领域、分类别为不同群体党员“量身定制”主题党日“精品套餐”,在田间地头共话美丽乡村建设,在“网红基地”共谋产业集群党建,在社区一线共享基层治理经验思路……徐渊介绍道:“‘一级派送、多轮驱动、全域联享’的主题党日2.0版工作模式,不仅可以让基层书记、党员、企业老总、年轻干部“唱主角”,共享互学党建工作新思路,也方便党员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大大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阵地拓展融合

  党群服务“暖人心”

  工作跟着形势走、服务跟着需求走,才能让服务赋能助力发展大局,才能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儿上。如何在党建引领下,贯彻落实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佘山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一体化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功能落地,不断提升基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随着“阵地点亮”机制的落实落地,“家门口”党群360服务、“党建+网格”工作模式、楼道微治理等党建项目的培育孵化,“佘乡荟”、佘山高新科技园、佘山文化绿洲等各领域党群服务阵地成为了服务党的政治建设、服务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治理、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党员到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还吸引带动了很多有志青年坚定信心跟党走,党建工作阵地既是引领航向的“灯塔”,也是温暖人心的“港湾”。此外,依托“映山红”党建联盟平台,落实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和“双报到、双报告”等工作机制,结合区域化党建“多彩四季”项目,实现了服务资源双向输出、服务项目轮值共推,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政法学院、佘山邮局等多家驻区单位的优质服务资源和项目嵌入到群众“家门口”,让党员群众不出站点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今年推出的“红·初心”“橙·活力”“绿·志愿”“青·人文”“蓝·创新”党建联盟“五彩e+”项目,更是为驻区单位、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搭建了组织融合、思想融合、情感融合的良性互动平台;一方面,很好的促进了驻区单位积极投身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基层治理等地区发展和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群众优势,让更多党员群众共享大党建工作成果。

  “双服双创”集合

  党建扶持“得人心”

  产业在哪里集聚,党的工作就在哪里覆盖。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深入贯彻区委提出的“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的重要部署,镇党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科创智造高地、旅游休闲高地、魅力宜居高地,加快推动以G60脑智科创基地为引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党建工作在佘山的具体化、实践化。组建成立佘山文旅产业集群党总支和佘山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党总支,以“双服双创”为主题的党建工作新机制打通了企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实现“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同频共振效应。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资源整合、力量融合、人才聚合,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抵御市场风险的抗压力、持续创新的创造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实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镇党委还坚持党政班子结对联系机制,加强上门对接,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防疫期间,为企业千方百计筹集防疫物资,企业也主动作为,咏姿时装第一时间转产口罩支持防疫;鹏程通风带头捐资捐物,带动企业捐款170余万;安宇峰、科健高分子等企业主动组织党员和员工在大型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镇党委以产业集群分片召开需求座谈,主动了解企业所需所想,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企业的实得感。积极发挥人才服务优势,主动对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为镇内纳税大户蒂森克虏伯电梯、品渥食品、利柏特等企业想方设法解决人才落户问题。“党建强,企业优,人心聚。我们通过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条块联动,让产业热土成为党建热土,开展科技创新和党建创新深度融合党建项目化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创新创业、科技攻关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党建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徐渊如是说道。

  吴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新农村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动态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党建
   第B08版:农技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
东方城乡报党建B07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 2020-12-01 2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