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孢子虫病,大多数铲屎官还是比较陌生的,它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原虫病,被列为最常见的6种腹泻病之一。WHO于1986年将人隐孢子虫病定为艾滋病怀疑指标之一,隐孢子虫是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
什么是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病指的是分布广泛的寄生虫——隐孢子虫,寄生在哺乳动物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边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隐孢子虫具有广泛的寄生宿主,能感染包括人类、猪、牛、犬、猫等在内的200多种动物,引起宿主的持续性腹泻。传播主要以粪-口途径为主,通过污染环境、饮水、食物等,经口进入机体而使人和动物感染。隐孢子虫病从生物学及遗传学分析,存在多种不同病原,常见的有:微小隐孢子虫(也叫哺乳动物隐孢子虫)、猫类隐孢子虫(常见于猫)、犬隐孢子虫(常见于犬)、人隐孢子虫(常见于人)。
隐孢子虫卵囊在外界具有较强的存活力。只要卵囊的双层厚壁保持完整,在外界可存活9~12个月,且对多数消毒剂有抵抗力,隐孢子虫对臭氧和加氯消毒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自来水厂的加氯消毒基本无效,隐孢子虫比其他寄生虫更易突破供水系统的过滤和消毒环节而造成隐孢子虫病的水源性暴发。
动物和人感染隐孢子虫的症状有哪些?
隐孢子虫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黄梅天、雨季等高温湿热季节和地区多发。
动物患隐孢子虫病常见临床症状有厌食、失重(体重减轻)、腹泻(慢性、间歇性),进而导致身体脱水、免疫力下降、身体虚弱,此时比较容易引起并发症。
免疫力正常的患者,腹泻一般是自限性的,持续5-10天左右,有些会复发。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出现持续性急性腹泻,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甚至脱水死亡。如果人患有艾滋病或其他免疫抑制疾病时、年龄较大时,感染隐孢子虫病的概率会高很多。
如何预防隐孢子虫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犬猫等宠物多呈隐孢子虫隐性感染,不表现出任何临诊症状,但能够排出卵囊污染环境;而普通消毒方法对卵囊的灭活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来预防和控制该病。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个人卫生,不要与犬猫过分亲昵;注意食物和饮水卫生,严格控制人的食品和饮水不被宠物接触污染,避免交叉感染;要经常清洁消毒环境,保持笼舍清洁和干燥;及时妥善处理犬猫等宠物的粪便、污水和污物等;溜犬时避免接触污水、流浪犬、野生动物,避免野外摄猎活动等,定期对宠物驱虫。
□执笔:沈莉萍 王建 赵洪进
□插画:袁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