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玲是陕西省扶风县喜林苗木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面对身患癌症、丈夫去世等家庭接连的变故,她栽种苗木、成立合作社、当“经纪人”。
三年来,王喜玲不仅成为扶风县主动“退贫”第一人,还帮助30多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成了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
召公镇吴家村和城关街道西关村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王喜玲合作社的两个苗木基地就分别坐落于这两个村子。去年,这两个苗木基地流转了320亩土地,并成立了陕西喜林绿化工程队。这样一来,周边的贫困户可以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和基地务工等参与入股分红,实现脱贫。目前,苗木基地先后吸纳周边230余户群众参与苗木种植,其中包括110户贫困户。
在苗木经纪人这个清一色的男人行业里面,王喜玲干得风生水起。可谁能想到,这个女人曾经遭受了生活的重重磨难。王喜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11年她被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为了不拖累家里,王喜玲曾想过放弃治疗。
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王喜玲开始咬着牙与病魔作斗争。慢慢地,她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一家人又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为了治病,家里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王喜玲当上了保险推销员,而丈夫则没日没夜地跑起了货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却夺走了丈夫的生命。
身患癌症、中年丧夫,双重打击将王喜玲推到艰难的处境中。2014年,她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找到了王喜玲,希望能够帮助她早日脱贫。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喜玲在外出考察时看到不少贫困户凭借种树苗赚了钱,于是她瞄准了发展苗木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用8万元贴息贷款栽种了5亩白皮松和樱花树苗。可是,种植苗木远没有她想象得那么简单。
尤其在换苗期间要连浇几天水,白天浇、晚上浇。王喜玲说:“那段时间很难熬,但是没有办法,没有退路,只有自己往前挺。”
种植苗木生长期长,当年见不了利,王喜玲就琢磨着做起了“苗木经纪人”。由于她一个客户也不认识,几个月下来一笔生意也没做成。
“有一次招标会,我拿着名片,人家都不想要我的名片,我用我的诚意打动了一个企业老总,人家说,可以用我的苗,但一周交货,两万棵核桃苗。我当时听了以后太兴奋了!”王喜玲说,为了抓紧时间完成这笔订单,王喜玲骑着借来的摩托车到处筹措货源,终于在第六天把核桃苗送到了客户手里。
靠着这一股子韧劲儿,王喜玲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也在这个行业里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实现了人生的逆转。2016年11月,王喜玲成为了全县脱贫攻坚“主动退贫第一人”。
从身患癌症到丈夫去世,再到创业路上的坎坷重重,王喜玲脱贫致富的梦实现了。就在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的时候,她却放不下和她一样渴望早日脱贫的乡亲们。目前,王喜玲帮助30多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