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
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商贸、文化、科技、能源等领域交流合作同时,共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已成丝路经济带国家的共识。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要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点,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贡献有目共睹。以肯尼亚境内的蒙内标轨铁路项目为例,其成功修建就将减少40%的公路二氧化碳排放,堪为中非“生态环保之路”。当前,沿线国家正在加快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标准和规范,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优质量的互联互通携手努力。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要构建绿色价值链。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促进沿线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实施的绿色思路使者计划已经为沿线发展中国家近千人提供了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培训,在构建绿色价值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绿色发展,沿线国家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水平将再上一层楼。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要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独行快,众行远。“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尊重各个国家的生态治理主权和环境政策的独立性,能够调动各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以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为统领,可以统筹并且充分发挥现有双边、多边环保国际合作机制,创新环保国际合作模式,更好地推动国际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可以肯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底色将更加浓郁。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伊始,就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重要位置。事实上,构建“绿色丝绸之路”也已经成为了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新实践。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国联手抗击疫情、推动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更加凸显。必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标准和技术创新合作,呵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携手同心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摘编自《群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