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红果美味道鲜”,草莓是春节期间市民餐桌受宠的当季水果之一,象征着“红红火火”。那么,春节后至今,生产销售情况怎样,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草莓的质量是如何保障,为此,记者走访了浦东农技中心有关部门以及部分生产基地。
老顾草莓基地的“绿色防控”
老顾,名顾云龙,地地道道的浦东人。老顾在祝桥镇种草莓已经10多年了,是种草莓的行家里手。很多市民就是了解到老顾的草莓好吃,才络绎不绝过来购买或体验现场采摘草莓。
“老顾,你在种植草莓过程中如何保证草莓的质量?”在听到提问后,老顾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走入草莓大棚现场说法:“这是灰色地膜、这是黑色地膜,”老顾首先介绍这个地膜作用,灰色地膜外面一层是灰色,里面是黑的;黑色地膜正反面都是黑色,这两类地膜的作用就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化学用药,保护土地不受污染。其次是有机肥使用,包括蚯蚓生态肥,这些都是保证草莓质量的“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还包括大棚的温度、湿度的控制等等,”老顾指着大棚的顶膜介绍,大棚的顶膜有两层,如果湿度和温度太高,就要把里面一层卷起来,以保持大棚内适合草莓生长的湿度和温度。另外,今年春节以来,天气多阴雨天,光照时间短,草莓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如何补足阳光,老顾说有一种灯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但由于还不懂这方面技术,所以希望农技部门引进和指导这方面技术。
另外,老顾还介绍土地养护和种苗培育上的保障措施,从5月份草莓成熟期结束到9月份移栽幼苗,每个环节都是小心翼翼,比如土壤的保护,幼苗的选择,时间的控制,都是要非常谨慎,特别是9月份移栽时,如气温还很高,幼苗拿来要马上栽种,否则面临干枯,直接影响草莓的成果质量。“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非常忙,需要聘请更多的工人。”老顾介绍,种草莓既要在绿色防控上抓好,同时也要抓时间节点,否则,一年的收成就会半途而废。老顾草莓基地共23亩,大棚35个。虽然种草莓相当辛苦,但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辛勤付出,这几年老顾草莓的质量和销量都节节攀升,每亩均有可观的销售额。
“老顾还是一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专业农民,”新区农技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老顾种草莓时间长,经验足,但他还是不断积极参加学习草莓种植新技术。勤奋好学、热心肠,这些都是老顾草莓基地得以稳步发展的良好因素,无疑在政府鼓励本地农民扎根农业、从事农业、甘当职业农民,为浦东三农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老顾无疑起到示范作用。
浦东农业部门的“多方监管”
据了解,除了老顾草莓基地,据统计,2018年浦东大棚草莓种植面积为3121.5亩,分布在19个镇。种植面积最多的镇为祝桥镇,达470.1亩;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的有川沙新镇和合庆镇;200亩以上的有航头镇和新场镇;100亩以上的有曹路镇、大团镇、惠南镇、宣桥镇、万祥镇、高东、老港和书院镇;其他镇种植面积较小。草莓品种主要是“章姬”和“红颜”,其中,“章姬”品种种植面积为2625.9亩,占总面积的84.12%;“红颜”品种为500.6亩,占总面积的15.88%。
由于草莓是深受市民喜爱的鲜食农产品,也由于草莓无外皮包裹,极易受到污染,它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及安全。为了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浦东新区(农委食安办、区农技中心、执法大队、检测中心)针对草莓种植户大多数人员来自外省市这一实际情况,从摸清家底、落实责任、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建立田间档案实行质量可追溯等方面,以及在技术上实施水肥一体化等方面,开展了草莓安全生产、检查检测和督促监管等方面工作,保证了“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近三年,浦东新区草莓果品在市级抽检中农药残留无一超标;农户安全生产的意识越来越强;新技术的应用率越来越高:脱毒种苗的应用率成倍增长,绿色防控技术农户接受应用率逐年提高。
★相关有效措施解读
据了解,为保障草莓质量,浦东新区农委农技中心出台的相关措施包括:
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
统一认识,分工明确
从2012年起,浦东农委农产品安全监管办将草莓纳入安全监管重要对象,成立了以李建刚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由农委监管办、执法大队、农技中心、检测中心和各镇站相关骨干组成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工作小组在加强横向沟通的同时,充分实行纵向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对草莓从田头到鲜食全程实行监管,切实保证质量安全。
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
严格落实区、镇、村监管责任,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通过镇、村、种植户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和安全生产承诺书等形式,把草莓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每年,全区的签约率均达100%,确保安全监管工作不留死角。
全覆盖开展调查摸底,加强归类建档管理
每年的9月份对全区草莓种植主体进行摸底调查,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了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种植地点、面积、品种等信息档案,加强对草莓种植户的基础管理。
另外,强化技术指导,建立田间档案,实现草莓质量可追溯。
创新服务方式,有效地指导农事操作
新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联合各镇站经济作物专管员进村入户,进大棚指导草莓种植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防治,通过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打叶整枝疏果等措施,增强植株抗性。利用科技入户工作平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应用,发挥草莓安全生产的技术辐射作用。
开辟技术服务的微信群、QQ咨询、农科热线解答等方式,做到准确传输图片,及时诊断并得到有效防治。
全覆盖开展专题培训,实现质量可追溯
每年的8月下旬、3月上旬,浦东农技中心对全区草莓种植户举办2次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班,同时实行小班化的培训方式,每次培训分成5个班级,下镇到村实现了培训农户全覆盖,有现场有互动提高了培训效果。
建立田间档案,实现草莓质量可追溯。年发放草莓生产档案记录本300多本,通过培训、指导、检查逐步规范种植户的档案记录,并做到真实、完整,清晰可查。2014年起,要求部分合作社信息电子化,推广质量可追溯二维码标签使用,积极推行“三品一标”的认证。
全覆盖进行农残检测,确保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在草莓上市期间,浦东新区实行全覆盖定性与定量检测。各镇检测站每月1-2次对所在镇种植户进行抽查速测;新区农技中心会同检测中心计划部署每月的抽检数量,做到每户种植户有1次以上的定量检测。每年向种植户下发安全生产告知书,明确要求种植户规范种植、质量安全承诺,严格包装标识使用,自觉接受社会和监管单位的监督,确保浦东新区草莓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