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侵染所致,其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形式混在土壤与种子中越夏、越冬,绝大多数菌核在第二年的3~4月萌发,产生子囊盘,其内含的子囊孢子成熟后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该病最先侵害近地面的叶柄,而后侵害叶片。油菜开花时,病菌侵害花瓣,花瓣凋落和叶片腐烂时搭附在茎秆上引起茎秆发病,湿度大时病部软腐。干燥后,病部表层破裂呈麻丝状,内心腐烂成空心,并生有白霉和黑色鼠粪状菌核。严重时致病部以上茎枝全部枯死。
油菜菌核病多在田间湿度大、中下层通气不良的油菜田发生。
预防措施:油菜移栽前筑高畦,移栽时宽窄行栽植,生长前期需进行中耕除草,施肥中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的使用,能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发展。
药剂防治:主要在3月上中旬进行,在菌核萌发初期,可选用的药剂有38%“恶霜菌酯”加水800倍,或30%“甲霜恶霉灵”加水20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加水1500倍,搅匀后对油菜均匀喷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