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上服务,别落下农村老人
  □常钦   

  可以说,老年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弱势群体,而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更加弱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镇,但农村触网率低,并不代表农村老人对互联网没有需求。

  山大沟深,进城买东西不方便,农村电商能不能把质优价宜的消费品送上门?出门不易,担心到了医院挂不上号,能不能通过手机提前预约专家?路途遥远,去城里走亲戚太周折,能不能常用手机视频跟亲人聊天拉家常?……可以说,农村老人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比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还要迫切。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短、速度快,不少人对银发需求认识还不充分,加上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模式单一,农村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满足。不少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相继推出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和硬件产品,但此类产品数量和服务屈指可数,体验还存在改进空间。

  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农村开展“互联网+”社会服务,作用更大。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之后,不但丢下了家中年迈的父母,还将子女留在他们身边。这些留守老人,一年到头见不到自己挂念的子女,还要照顾教育孙子孙女,耕田种地,收拾农活,身心承受着极大的负担。政府服务应当更多地将关注点转向农村,针对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收入的老年人群,整合各类信息及服务资源,推出个性化服务,让农村老年人更加顺畅地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当然,老年群体接触互联网的渠道越来越多,面临的网络诈骗风险、交易支付风险等也不容忽视。对于这些不安全因素,应当通过完善机制,保证互联网产品的使用安全。目前,一些打着“互联网+”旗号的新骗局渗透到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农村老人更容易上当受骗。相关部门应积极作为,加强监管,对不法分子严惩不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态
   第B07版:品牌
   第B08版:国际
城市与乡村应融合互补 加速建设“人的新农村”
扶持“新农人”不能拔苗助长
环保问责莫“爱惜羽毛”
网上服务,别落下农村老人
东方城乡报观点A04网上服务,别落下农村老人 2017-10-31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