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建设“互联网+”世界科创高地
  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发展列为首位战略和核心抓手,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目标锁定为全国第一方阵,把科技创新作为需要补齐的第一短板,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第一工程,全面驱动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和创新大环境建设,加快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

  “要素驱动”转型“创新驱动”

  相比于其他地区,浙江经济发展先行一步,同时转型升级的压力也要大于其他地区,特别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加旺盛。

  冯飞总结称,浙江经济在转型升级之前处于“先登顶者先缺氧”的状态。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的科技创新作用凸显,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进展。

  “这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以创新引领,并且将科技创新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冯飞说道。

  浙江十分注重创新主体培育和制度供给。冯飞认为,这是浙江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大特色。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浙江在行业领军企业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目前已建成26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0000家。而且,这些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在制度供给方面,浙江侧重对企业的服务,政府要当好科技“店小二”。目前,浙江全省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确保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很多事项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如浙江税务领域有63%事项一次不用跑,96%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造就人才洼地

  冯飞介绍,浙江注重对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优化。截至目前,浙江已发放科技创新券达7.32亿元,使用3.98亿元,使用量占到全国总量的80%,带动全社会创新投入约40亿元。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随着创新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浙江已然成为人才的洼地。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达8.9%,高居全国首位。

  冯飞介绍,浙江已引进省“千人计划”人才168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62人,带动10万名高层次人才来浙发展。

  “十三五”期间,“率先进入全国创新型省份行列”已成为浙江省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冯飞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是浙江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未来,要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科技创新路子,在信息经济等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率先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基本建成“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常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品牌
   第B08版:国际
浙江:建设“互联网+”世界科创高地
新时期水稻品种选育有新方向
05·22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超短】
05·21全国部署夏粮收购工作
05·20 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将达80%以上
05·19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成立国际贸易委员会
东方城乡报信息B02浙江:建设“互联网+”世界科创高地 2017-05-23 2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