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豇豆白粉病
  (接上期)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或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出现病斑后,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40%-95%;最适宜的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中后期。发病潜育期3~7天。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0~30℃。

  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豇豆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年度间早春温度偏高、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温度偏高入冬偏迟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近邻田有重病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力不足早衰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用良种:选生长势旺盛,抗逆性较强的豇豆品种,如燕带豇、之豇28-2、秋豇512、盘香豇等。

  (2)加强栽培管理:高畦种植,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同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抗病力。

  (3)清洁田园:及时打去病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田间菌源。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冬季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豇豆白粉病
大棚草莓的冬季管理
棚室蔬菜保温方法
豇豆煤霉病
嘉定科技入社指导甜瓜冬季育苗
净化+活化水处理系统应用农田灌溉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农技B07豇豆白粉病 2017-01-05 2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