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载·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已成为一条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新途径。为有利于家庭农场创建和管理,本报对《家庭农场创建与发展》进行连载。(本书由浙江省农业教育培训中心编著,书中涉及地方政策等内容,仅供参考)

  该书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定义、现状和发展,家庭农场的认定、申报和管理,以及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经营管理、项目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

  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五十一)

  (3)对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对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是对项目实施工作的总体评价,包括资金的管理、物资的使用情况、推广组织保障、推广体系的建立、项目档案和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等。

  3.评价并形成意见

  首先,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项目总结材料进行充分的阅读和审查,根据资料分析结果,对照既定目标或标准,开展认真、充分的讨论。如果讨论中发生意见分歧,应抓住分歧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直到意见基本统一为止。其次,在分析评估、统一意见的基础上,由评价小组(验收委员会)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结论,用文字形式确定下来,由评价小组(验收委员会)负责人或全体评价人员签字。

  4.评价的方法

  农业项目的评价方法是指评价时所采用的专门技术。评价方法可以分成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两大类。

  (1)定量评价方法。一是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很简单的定量分析方法,一般是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技术项目、不同农户等的因素或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相比较的评价指标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时,必须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二是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一种将不同性质的若干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并进一步综合为一个具有可比性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强势农业需要新型经营主体支撑
轮作休耕—— 让超负荷的耕地“喘口气”
[选载·家庭农场]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选载·家庭农场] 2016-12-08 2 2016年1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