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有随俗、跟从、顺从大自然、社会习俗、人的生理和生活规律之意。正如人这一辈子养大小的送走老的,生老病死是个自然的过程一样。面对生死得失应该是随遇而安的自然地生活。
自然,中医养生强调的是自然,适时养生。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将人的生命置于大自然中来观察,遵循“天人相应”季节变化。人体自身的小宇宙通过“意随气行”能排出脏腑的浊气吐故纳新疏通经络,使五脏六腑得以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疾延年益寿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冬天里手指很冷,自然地会把双手捧到嘴边并同时发出“呵!呵!”哈气的声音,立马有一股暖流温了手指暖了心头。当我们的手指碰到发烫的物体受了伤又马上会把它送到嘴边,并同时送发出“呼!呼!”的吹气声音,就有一股清凉消了热气稳定了情绪。奇妙的是同样用嘴吹气却有不同的功效,这身体的自然功效是恒固不变的。
然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挑战着大自然和人的极限,久而久之负面效应日显严峻。有了智能手机“低头族”导致一个个鲜活生命离去的多了,家家有了“空调”,遭冷所致比因热所致的病人多了。普及了“电视”“电脑”眼睛得病率比前多了。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三高”病人比前多了。用了“生长素”动植物的营养口味比前差得多了,影响人体健康的怪病也多了……如此繁华激进的生活方式真让人心态浮躁云里雾里无所适从。
猫喜欢吃鱼,可猫不会游泳。鱼喜欢吃蚯蚓,可鱼又不能上岸。上帝给了你很多诱惑,却又不能让你轻易得到。尤其在改革开放竞争激烈个性自由张扬的今天,人生好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又身不由己。把握失度者就会碰壁摔跟斗甚至头破血流。面对鱼塘,猫在岸上只能望鱼心叹。也许涉世不深的小猫,面对成群结队的美食鱼,心情难以按捺。为兑现奢侈欲望何不一博?冲动的激情终使自己奋不顾身纵身一跃……后果可想而知。上帝给你的生活空间冥冥之中已有定数,这个定数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奋发,可节制;可达观,可颓唐;可走“快速”到达终点的捷径,也可通过“小歇”来调正延缓速度。历史无情的,是“留手”还是“出手”,“量”和“时”的定数全在各人的德行和悟性中。
“厚德载物”“塞翁失马”“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拔苗助长”“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等每一个古典后面都有一个顺其自然正反典型的动人故事。古人故事告诫我们: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自然之气养自然之神。只有自然才能展现真、善、美,而真、善、美又崇尚的是自然。所以在自然的框架下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怎么样?唯有在职责担当的权限下,自己尽力就好。人生是张单程票,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在先人的经验中吸取营养也是一种智慧。
莫言说过:“生活该悠着点,慢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五分给子孙”。在顺其自然中努力地用心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