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萎缩的报亭
  □小王

  读报的习惯源于我的舅舅,当年《新民晚报》刚复刊时,我才进入小学,学校在舅舅工作的单位附近,每天放学他手里都拿着一份晚报来接我,教我认字,给我讲新闻。多年前舅舅移居海外,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在那里的华人社区做了一张小报,据说每期也有几千份的发行量,当然内容全部有关中国。

  虽然笔者如今选择了记者作为职业,但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忠实读者的状态,一如几十年前跟在舅舅身后帮着拿报纸的小男孩。多年来一直坚持阅读的报纸主要是三份《南方周末》、《体坛周报》和《新民晚报》,如今作为综合性报纸的“新民”上的消息已不再那么新鲜,但“南周”和“体坛”依旧是生活重要的陪伴,但无论是订阅还是零售,作为读者的我们已很难在第一时间看到报纸。邮政订阅由于经常被延时派送早被放弃,而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书报亭也严重萎缩改行,很多都变成了杂货铺,感受最深的是地铁站里的报亭几乎已经绝迹,前些年在上班的起始站买上一张“体坛”一路读到几乎坐过终点站的美好时光再也找不回来了。

  曾经在周一的早上骑车半小时找到家附近的6个东方书报亭却都买不到一张《体坛周报》,有一熟识的书报亭老板告诉我,他们的“体坛”进报量从刚开始的30份到现在的2份,到报时间也从当初的早上7点准时到如今的下午两三点钟甚至隔天,他问我:“会有人花三五块钱(体坛和南周的零售价分别是3元和5元)买一份几天前的报纸看吗?”我只能说:“我会。”但我代替不了别人。当我老了,不知是否有幸还能在小院里拿着一份当天的报纸静静地阅读,纸媒能否在时代的大变迁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人物面孔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绿野副刊
传递有机生活理念 保障百姓餐桌安全
萎缩的报亭
照料“渐冻人”妻子20年如一日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B01萎缩的报亭 2016-05-06 2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