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崇明县东平镇桂林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以区域化党建为龙头,积极构建“1+5+N”社区党建联建工作体系,即“1”为社区党总支,“5”为区域化驻地单位党组织,“N”为结对文明单位党组织,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共治,增强了社区归属感。
上海市文明小区——桂林新村居委会占地面积19.4万平方米,辖区有9个居民住宅区和15个外围散户点组成,现有常住户数1596户,常住人口数3527人,楼道数196个。
去年7月,不少居民反映新村部分区域路灯稀少,致使夜间外出及上晚班的居民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建议增设路灯。为此,党总支组织人员利用夜间现场巡查,并集中议事会成员进行专题讨论协商,确定了初步安装方案。然后,采取逐户征询居民意见的方式,最后以80%的赞成率通过。在与区域化驻地单位党组织商量后,目前已计划安装路灯35盏,费用由镇政府、业主委员会和驻地单位三方出资。
去年,为改善小区乱停车现象,党总支在听取居民代表意见后,决定利用原居委会办公场所进行自行车棚改造,面积约200平方米。改造方案出台后,马上得到结对文明单位的支持,由他们出资改造落实。
在推进“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中,居民区建起了“科普亭”,但周边绿化未覆盖,结对文明单位获悉后主动认领项目,在480平方米的裸露黄土上覆盖草坪和种植黄杨球,美化了环境。同时,驻地单位还为“科普亭”边的两条“科普走道”铺上了塑胶,方便居民健身行走。
近年来,该居民区党总支广泛开展“党员进社区,人人做公益”活动,42名居住在小区的单位在职党员与72位社区退休党员携手认领“邻里守望我奉献,文明创建我示范,楼组陋习我劝阻”等公益岗位,增强社区共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