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服务农民提高经济效益
《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从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从化合作社兴办主体来看,主要有三种组建模式:一是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优势组建的;二是农业企业利用其加工、品牌、销售优势组建的;三是基层村集体组织、供销社利用自有场地、经营优势组建的。这三种模式组建的合作社各具特色,主要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促进从化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化合作社成员中,农民占成员总数比例重,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组织,同时,随着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合作社经营者为了适应市场环境,逐步吸收了一些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流动,出现了销售者社员、加工企业社员、供销社和专业大户等,从而使社员性质即合作社的组建主体具有多元性。
据了解,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是从化合作社发展方向,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强调合作社的利益要向生产者倾斜,既要追求效益,又要体现公平的特点。在面向市场的同时,绝大多数合作社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信息、技术、农资采购、产品认证、产品销售等优质服务,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而且合作社特别注重产后销售环节服务,以销促产,服务社员,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抓规范化建设,强调效率,使合作社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初步呈现出勃勃生机。
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指导环节
《合作社法》的出台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农民产业组织结构、农业企业制度完善的一个里程碑。《合作社法》出台不久后,从化以从府办〔2008〕173号文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工商登记、税收优惠、信贷支持、项目资金支持等方面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农业主管部门多次就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经常组织举办合作社的培训班,积极联系流通销售单位与合作社进行洽谈对接,协调工商、税务、国土等部门支持配合合作社的工作,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合作社起步阶段,从化农业主管部门就把合作社发展纳入重点工作之一,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化解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而且还想方设法把合作社制度引入农业生产各领域和环节,依托合作社承担和落实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对产业规模大、社员带动较多、服务设施较全、利益联系较紧、市场品牌影响较大的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示范带动能力。如广州市从化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依托鳌头镇黄茅村及周边甜竹笋种植产业的优势,以强化加工销售服务为着力点,千方百计解决从化甜竹笋加工和销售难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成员增收是农民开展专业合作的内在动力,农民之所以积极开展专业合作,就是因为这种合作形式能够为广大成员提供共同需要的市场信息、技术良种、生产标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加工增值等多方面服务。从化坚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当地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和“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为依托,组织农民兴办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进一步促进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地位,并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来增强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而且从化坚持“积极引导、规范发展、示范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鼓励引导农村销售大户、农机大户、基层供销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牵头兴办,多层次、多形式组建,加快合作社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合作社服务功能,实实在在为社员服务。
建设示范合作社提升品牌影响力
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是关键,各镇(街)在办社思路上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坚持与优势产业有机结合、坚持农民增收四个原则,通过榜样力量和示范带动,引导农民走向联合。在示范合作社内部运作方面,突出抓好工商登记规范、章程和制度规范、组织和内部管理机构规范、财务管理规范、盈余分配规范,通过加强合作社的源头管理,着力构建合作社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合作社服务引导上务必做到“四统一”: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程,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同时,开展合作社“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为建设重点的“五化”活动,着力推进合作社品牌和市场建设。
从化鼓励合作社进行产品分级包装、商标注册和“三品”认证。同时,通过拓展销售市场,推进产销对接扶持合作社,积极扩大市场影响力,并鼓励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农博会,使其与国内外超市、物流或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建立销售网络,不断开拓产品市场。
除了产品销售,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关键,当前,从化大部分合作社初步建立起内部管理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积极开拓服务社员的业务,努力提高服务社员的能力。同时,引导支持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合作社的综合竞争力。例如:广州市从化万祺水果专业合作社,率先以“合作社+合作社”和“合作社+社员”的模式统一销售社员以及农户的农产品,并成为从化首家建设经营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展示中心以及特产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社。
从化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仍存在着不少影响和制约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部分合作社社员规模、经营规模、资产规模普遍偏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不少合作社品牌建设乏力,科技进步缓慢,生产管理松懈,缺乏市场竞争力;个别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分配制度不完善,合作社文化意蕴淡薄,带动服务成员能力较弱等。
中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