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电子商务能否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加速器”?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指明了发展方向。眼下,农村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片“蓝海”,近几年大型电商平台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传统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农村电子商务。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源于城市,城市的电子商务是以零售业为切入口,不断地将线上的品类从图书、3C家电、化妆品、服装鞋帽扩展到了旅游、日用百货、生鲜、生活服务等衣食住行用领域。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从销售端入手的电子商务,逐步打通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全环节,开始改造物流业、制造业、金融服务和能源业,出现了智能化生产、定制化生产。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基本遵循了“网络平台销售——社会化大物流——柔性化生产”的演进路线。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不能走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应该更多地是从生产端切入电子商务,运用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将电子商务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政府引导市场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视角,农村电子商务应该采用“精准营销——定制化生产——网络平台销售——社会化大物流”的发展路径。
运用电子商务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不宜过分强调电子商务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作用。从销售端切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不到位,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还无法运用电子商务无缝对接城市市场和消费者。同时,电子商务具有强大的吸附效应,工业品迅速渗透到农村市场以后,“网货下乡”了,农产品未必能进城,会对农村资金起到一个“抽水机”的作用,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产生“挤出效应”。
2014年岁末以来,农村电商发展逐渐火热起来。马云曾表态称,“我们觉得只有让农民富起来,农村富起来,中国的经济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是的,必须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电子商务才算是真正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