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科教文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社区居民逾八载~~~
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社区居民逾八载~~~
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社区居民逾八载~~~
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社区居民逾八载~~~
2016年03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社区居民逾八载
每月28日,共赴一个关于健康的“约会”
■每月28日,志愿服务者总会如约而至,热心服务附近居民。
  2月28日,星期日,春日融融,阳光和煦。在奉贤区庄行镇邬桥居委“牡丹缘”睦邻点前的空地上,一支医疗志愿服务队早已摆开长桌,如约为附近居民开展免费健康检查和义诊服务。每月28日上午,是志愿服务队与附近居民约好的雷打不动的活动时间。从2007年至今,这一约定已经坚守了8个多年头。医疗志愿服务队风雨无阻,累计已为附近居民提供约1.5万人次的免费健康咨询、健康宣教和义诊服务。

  □记者  张红英 

  退休医生组队义诊

  坚守约定8年有余

  医疗服务队的主力军,是5位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休老医生。

  外科医生杨天喜,曾是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退休后,不少附近居民还是来找他看病。老杨也乐意发挥专长继续为居民服务。一个人力量有限,他想到了和他一样从卫生服务中心退休的其他几位老医生:如果大家组成一个医疗志愿服务队,专业力量增强了,不就能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吗?

  老杨把想法一讲,立即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这些老医生,都是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退休之初也有民营医院想要聘请,但他们不为所动,因为邬桥百姓见证了他们的医技成长,心怀感恩的他们愿意无条件地将这珍贵的医患缘分延续下去。

  邬桥社区领导也对他们的想法表示大力支持,因为发挥这些老医生的专业优势,成立医疗志愿服务队,能够有效弥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这对生活在邬桥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2007年,医疗志愿服务队在邬桥社区设立咨询点,正式“开门”开展服务。

  如今,志愿活动受到当地居民的极大欢迎。邬桥居委书记蒋艳说,定时开展的这一志愿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知晓和关注,每逢28日,这里的睦邻点就人气旺盛。从活动开展之初就一直参与志愿活动的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李红对此也深有体会,“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前来咨询问诊的居民数,已从一开始的每次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一二百人”。

  在居民眼里

  他们是医生也是朋友

  拄着拐杖的邹锦林老伯伯已经94岁高龄,家并不住在附近,当天特地让儿子送他过来。“老先生,侬来啦?最近身体好口伐?”退休医生顾木金一边热情地与老人打招呼,一边小心地帮老人脱下外套,为他测血压。听老人反映最近心脏有些不舒服,老顾拿起听诊器,仔细检查心脏跳动情况。一番检查问诊后,老顾反复交代邹老伯要注意休息,最好再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老顾与邹老伯已相识多年。当年邹锦林患了阑尾炎,就是顾木金为他开刀动的手术。其实,服务队的几位退休老医生都对很多前来咨询问诊的居民很是熟悉,对他们的姓名、年龄和身体状况等都了如指掌。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居民安静有序地等候医生义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他们说,在这里,有任何健康问题,老医生们都会耐心倾听、亲切问询、对症诊治,让自己感到很放松。

  因为这份对老医生志愿者的百分百信任,居民非常珍惜每月一次的相聚时光。家住附近的退休教师马永泉,每月28日总会准时“赴约”,来到睦邻点现场参加活动。他说,哪怕身体没啥不舒服,他也会过来看看,与这些退休医生们像老朋友一般说说话,聊聊天,感觉心情也很舒畅。

  志愿服务队也很重视每一次服务活动。退休医生们并不都住在邬桥,他们中有的住在南桥,有的住在闵行。但是到了28日那天,大家总是克服困难,排出时间,早早来到睦邻点,在定好的9点之前就提早“开场”,为那些心急的居民提供服务。

  注入“新鲜血液”

  让杏林之光常照社区

  除了顾木金、许道余、沈启华和龚吉良等退休医生,记者在活动现场还看到几个年轻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是来自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在职医护人员。原来,这是中心充实志愿服务力量、支持老医生为民行动、更好服务社区百姓的具体行动。

  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面积30.1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4万人,年门急诊服务12万人次。多年来,中心坚持“情系社区、创新服务、呵护健康”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2012年,该中心在奉贤区率先试行家庭医生制度,组建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并将村卫生室设置为家庭医生驻村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产后访视、特殊人群上门服务等工作,为社区群众提供“点对点、零距离、全方位”的服务。

  如今,医疗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在社区广受欢迎,退休医生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和感动,但平均年龄已接近70岁的他们,毕竟精力有限。如何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志愿精神发扬下去?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金志萍介绍说,中心现在已将党政班子人员充实到医疗志愿服务队伍,并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安排家庭医生与家庭医生助理等参与其中,更好发挥这一志愿项目的品牌效应和平台作用,定时、定点到社区为居民服务,从而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更有效地实现居民健康动态管理,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每月28日,共赴一个关于健康的“约会”
堡镇:漫话宣传新规《准则》和《条例》
长宁新泾镇蝉联国家卫生镇荣誉称号
乐当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东方城乡报科教文卫A06每月28日,共赴一个关于健康的“约会” 2016-03-03 2 2016年03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