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松江区红十字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该区有573名市民自愿登记加入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行列,其中78名已经实现,器官捐献登记16名。
“遗体捐献,利国利民利己,在对待身后事上,我们中国人应该移风易俗,提倡厚养薄葬。”今年74岁的退休教师张军,在2010年就办理了志愿捐献的手续。在他的影响下,爱人和岳母也一同办理了捐献手续,而他的岳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登记了。张军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把遗体捐献,后人就无法祭奠了。松江区红十字会对此解释,上海福寿园专门设置了志愿者的纪念区域,每一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过世后名字都将刻在位于墓园中央的纪念碑上。家人还可以上传逝者身前的影像资料。
据悉,松江区自2001年开始实施遗体捐献登记制度以来,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街镇、居委会的三级咨询登记组织网络,市民可向任何一级申请,将有工作人员上门为志愿者办理登记手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