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贺梦娇 摄/记者 杨清悦
首创四方联合会议
2002年,退休后的陶林根来到了花木定居。他性格外向开朗,做事干净利落,最为难得的,是这位老先生充满了责任心与正义感。正是这样的特点,朋友们常开玩笑说陶林根“闲不住”、爱“管闲事”。不出预料,退休的同一年,他在小区里成为了花木街道第一家业主委员会的成员,三年后,陶林根成为了业委会主任,连任几届,直至目前。
老陶还记得,自己刚加入业委会没多久,两个困扰居民的事件让他为更多人所熟知。小区19号里有个酒类仓库,是居民出租的房子,然而出租后却给同楼的居民带来了麻烦,每天搬运酒类进进出出的噪音影响了大家休息,居民迫切希望他们能够搬走;而在另一栋楼里,由于2号线刚刚贯通到世纪公园,许多黑车司机在小区里群租,在户外上厕所等陋习给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居民也希望能够解决这件事。然而让居委苦恼的是,这件事仅靠他们和物业并不能解决,居委和物业没有执法权。
陶林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提出,是否可以搞个四方联合会议,来解决居委没有权利解决的事情,让派出所、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四方坐下来开会,共同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法。这个提议获得了四方的支持,在会议当晚,民警小赵和陶林根、物业经理等人来到了19号楼,在民警的协调下,对方搬离了小区,在酒厂附近另外租赁了仓库,而群租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居委和业委会也在门口张贴了告示,提醒居民不要给群租客提供房源,希望能够进一步维护群租整治的成果。令陶林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四方联合会议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被推广到了附近的其他小区,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破解社区供水难题
原先,锦绣苑小区饮用水是用电打上每家每户的,一次打雷打坏了变电箱,导致小区停电停水。由于当时正值用电用水的高峰时段,许多居民都十分焦急,纷纷赶到物业管理处的办公室吵闹,要求尽快恢复供电供水,但物业公司亦无能为力,只能一边不断地打电话催促供电部门尽快来小区维修送电,一边耐心地向居民作解释。
陶林根由此考虑起来,怎样才能做到在停电的时候不停水呢?为此,老陶与物业公司一起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由物业公司设备部经理提出另外一个方案:对现有的变频设备系统进行管网改造,将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进水管与变频泵加压后的出水管进行连接,中间加一个止回阀,当变频泵运转时压力大于供水自然压力时不致于水倒流;而一但变频泵断电停转以后,则依靠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近2公斤自然压力自动进入变频出水管,可提供六层以内的住户继续使用。经过反复论证以后,老陶与物业一致认为此方案既切实可行,又十分经济,只需花费近万元的资金,就可以解决与绝大部分业主息息相关的因停电而停水的难题。而在方案实施后,这项工程也获得了建交委当年节能减排项目的2万元奖励。
让电瓶车免费停、免费充电
去年,锦绣苑电瓶车停放和充电难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其中也有老陶的功劳。
“过去有些居民为了给楼下的电瓶车充电,通常就将拖线板从窗口垂下,这不仅影响小区容貌还增加了安全隐患,周边小区也有因此而发生的火灾案例。锦绣苑没有电梯装置且楼道仅一平米多,有些放在楼道里充电的居民严重影响到其他居民的出行,甚至还发生过小孩子被电瓶车绊倒摔伤的事件,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由此变得紧张。”说起原先电瓶车五花八门的充电方式,陶林根有些无奈。经过居委会和业委会多次沟通和实地考察,由居民、居委、业委和物业代表组成的“四方会谈”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决定由老陶出面向物业“讨要”资金支持,利用现有场地来免费向小区居民提供免费停车和免费充电。
然而物业经理对于这凭空多出来的事很犹豫,免费提供充电不仅让物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不少,还使得物业在人力、设备和小区管理层面增加了负担。粗略估算,仅承担充电的成本,物业一年就需要多支出2—3万元,而前期的投入就需约1万多元。加上原先在车库停车是收取每人每月5—10元的租金,如果一旦免费,连租金收入都没有了,物业管理就更杯水车薪了。
老陶“三顾茅庐”,对物业经理晓之以理:“去年我们同意物业费上涨45%是因为近些年物业的工作确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且物价在涨,物业成本在增加,如果不涨价,那么物业的服务势必将会打折扣。但是物业得到居民的支持就应该也要懂得让利于民,这样物业与居民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合作的时间才会更长。”经过老陶三次的登门协商,物业经理终于让利同意了这项惠民举措。
前几日,当记者来到锦绣苑时,老陶正在小区里的水泵房督促着工作人员将这台“服役”许久的机器换下,装上新的继续运行。老陶指着小区的新增的红外线探头,向记者介绍起了其安全性。提起居民希望他连任业委会主任的想法,老陶笑了起来,朴实地说道:“做得动,我就继续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