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财政支农惠农重点突出亮点频现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系统围绕江苏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的更高目标,明确支农惠农重点,加快推动全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取得良好成效,“十二五”现代农业规划实现完好收官。特别是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面,成效显著。

  财政启动,产能提升,“米袋子”“菜篮子”两手抓出新成效。“十二五”期间,江苏整合省以上财政资金70亿元,支持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水稻集中育秧,开展稻麦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建国以来首次连续十二年增产。蔬菜产量超过5400万吨,肉类总产稳定在380万吨左右,为江苏城乡居民“菜篮子”供求平衡、产品丰富、价格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财政推动,产业提升,农业科技与装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江苏持续实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农业三新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育成超级稻品种19个,占全国近1/6,总数居全国第一;育成国家级畜禽新品种11个,总数居全国第二。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持续高强度投入,确保了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居全国前列。

  财政联动,环境整治,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入新境地。由于整合了省以上资金近73.19亿元,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全省植树造林397万亩,抚育森林460万亩,建设绿化示范村5373个,“十二五”末,林木覆盖率达22.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2.7%。同时在54个市县建立106个耕地质量建设示范区,集成推广应用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肥田作物等为重点的生土熟化、地力培肥的综合配套技术。全省公共财政资金集中投入,使江苏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为美丽江苏作出重要贡献。

  财政撬动,各方支持,“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2013年江苏选择新沂市和灌南县作为试点地区,开展资金直接到户试点,在全国首创精准化扶贫的政策机制。2014年起,财政扶贫资金全面采用直接帮扶到户的方式,对低收入人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以“实名制”全部落实到帮扶对象。累计整合相关扶贫资金46.6亿元,建立起以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为主、金融服务与贫困人口能力建设为辅的省级财政扶贫政策体系。王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刊]
山西以“大食品”视角经营农业产业化
安徽成立农业协作联盟
四川农业信贷担保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浙江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江苏财政支农惠农重点突出亮点频现
东方城乡报各地B04江苏财政支农惠农重点突出亮点频现 2016-01-07 2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