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对“手工艺品”的理解停留在竹编、手工刺绣、剪纸等比较直观的表面。自认识了叶子女士以后,经年的茶语细话,得以慢慢了解手工艺品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的工艺,流传着千年中华基因。渐渐,迷恋起手工艺的美丽,道寄于器的穿透力,渗透感。
叶子女士是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的现任馆长。手工艺展示馆坐落在古镇朱家角北大街上。古镇具有千年的文化底蕴,明代有书院、义塾,清代之后兴建诸多学堂。2006年,朱家角镇政府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姻,创建“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自开馆以来,承办过多种展览:有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展览;有海峡两岸至全国各地巡回的文化艺术交流展览;海峡两岸竹刻展;也有三十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壶艺交流展。种类繁多,其他有瓷板画、陶瓷、竹木刻、琉璃、皮塑等等。
几次展览会都曾受到中央领导人、上海市市长、上海博物馆馆长等关注并参与各个展览的开幕式剪彩仪式。从2006年6月28日在这座具有200年建筑历史的手工艺馆内,上海文史研究馆雕塑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游宇的汉光瓷为开馆第一展。每个展期一般3到4个月,到2015年9月已办二十七个不同类别的大展,并在2015年正式开通每月一次艺术家讲座。
手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有着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手工艺馆馆长,叶子女士不仅继承了前两位馆长留下的优良传统,而且持续改进,大胆作减法模式,专展五大名窑传承作品。“五大名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叶馆长潜移默化,在热情好客的氛围下让更多人了解郭留江的汝瓷作品、于乐土的官窑作品、吴维清的龙泉青瓷哥弟窑作品、任星航大师的钧瓷作品、陈文增的定窑作品。
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手工艺馆于2011年给中国钧瓷大师任星航大师办展。其不仅复原了宋代双火膛结构钧瓷窑炉,而且恢复了钧瓷柴烧这一久已失传的传统技艺。其创作的钧瓷作品,被公认为最接近宋代钧瓷的审美标准,从而成为当代钧瓷艺术的代表人物。
今年九月份手工艺馆为浙江龙泉人吴维清办展,在他的眼里,宋代青瓷的高度至今无法逾越,失传的技艺、工艺和釉料配方已无从考证。其通过不同矿石试验不同的釉料配方,研制出独特的梅子青和粉青釉色。其部分作品被浙江博物馆收藏、龙泉博物馆收藏,更有作品作为国礼送出。
手工艺馆每年不定期派员工到民间去采访艺术家,或者与五大名窑收藏爱好者一起拜访传承五大名窑手艺的工艺大师,观看他们的手艺过程,目睹或经历陶醉于泥火的造化天成,神工般手艺下流露出自然的真情。
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在给艺术家们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又传播着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还有传授对美的认知,让大众在物质与精神上达到和谐统一。也可谓来自民间的艺术品,最终还是服务于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