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市稻田规模养殖小龙虾起捕上市
■图为小龙虾起捕现场
  □记者 卢连明 摄/文  

  本报讯 日前一天,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9组许多来自市区和金山本地的市民,头带草帽在田里钓小龙虾。“咬住了、咬住了!”一位小女孩看到小龙虾上钩了,高兴得跳了起来。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公司与枫泾镇合作,在中洪村的稻田里饲养了280亩小龙虾。去年开始试养,今年大面积起捕,今天在这里举行小龙虾开钓仪式,目的是让市民真正了解上海有自产的小龙虾。

  从2003年开始,枫泾镇与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将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融合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冬春两季种植水草,到夏、秋两季栽插水稻,在“水中森林”中饲养小龙虾、罗氏沼虾、河蟹等优质水产品,利用水生植物脱氮、脱磷,不仅为水生动物创造了生活环境,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饵料;水生动物的粪便和残饵又是水稻、水草生长的良好肥料,通过“草虾共生”和“稻虾共生”后,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仅生产出一大批优质水产品,而且也生产出虾田生态大米。目前这种“种养结合”新模式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典型代表。

  “种养结合”可以做到“稻谷不减产,效益可翻番”。作为开太鱼文化的特邀专家顾问,全国水产养殖首席专家王武教授如是说。种养结合的模式,经过去年的试点,虾田生产出来的大米,米质晶莹透亮,安全性好。经检测,其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同品种大米。其售价比普通大米提升3-4倍。同时每亩稻田能增产200-300斤小龙虾,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已经在农户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效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3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专版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各地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公告
同在阳光下,我行你也行
本市稻田规模养殖小龙虾起捕上市
4月30日至5月2日 本市中心城区将开放所有夜景灯光
松江车墩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活动
松江洞泾镇九旬老人蒋瑜华感人事迹入榜单
崇明城桥镇开展志愿者便民活动
离婚登记量5年内首次下降
出售樟树信息发布
东方城乡报社会民生A04本市稻田规模养殖小龙虾起捕上市 2015-04-30 2 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