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之初,居民区专门召开了“睦邻点建设工作会议”,邀请了居民代表、楼组长代表、党员代表、志愿者代表共同参加。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在会上指出,要通过“睦邻点”这个平台,做好邻里帮困工作。“睦邻点”负责人是小区中的骨干,更是团队里的核心,“睦邻点”要在居民区自治工作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讨论以什么样的形式组建“睦邻点”时,在座的居民拿出了自己的看法。居民王阿姨表示,小区里有许多会烹饪的阿姨、伯伯,是不是可以设个点,让邻居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心得。这个想法当时给了居委会很大的启发,邻居不相来往,甚至相互都不认识,如今很多人都盼着改变现状。大家纷纷表示,需要一个平台与推力,建立“睦邻点”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很快,居委会的计划变成了行动,发出了倡议书,很多居民了解了“睦邻点”的情况后,都非常乐意参加。并且大家一致推选胡老师担任“睦邻点”负责人。胡万骏,是陈家宅居民区党总支第一支部委员,同时也是居民区老年协会会长。在小区里是位有爱心,乐于奉献、善于团结、勤于组织本小区居民。他对待每一件事情,以踏实认真、严谨务实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善于思考、注重创新、力求完美,积极参加居民区开展的各项公益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世博会期间,积极带领身边党员学习参加世博知识,并开设世博宣传讲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居民区党员了解世博、参与世博。每周四的早晨,他和居委干部组织志愿者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在陈家宅居民区内与周边地区进行清洁、打扫,共同创造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胡老师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也因此在居民区里的口碑不错。居民陈老伯这样调侃胡老师:“小胡,你有这么多的职务,累不累啊。”胡老师却笑道:“陈伯伯,我现在还很年轻,有能力就应该为小区多做点实事。”
2013年6月的一天,胡老师的“开心厨房”睦邻点成立了。每月一次、两次的相聚,竟吸引了平日里互不相识的居民,大家越聊越投机,越说越开心,时间一长,除了谈论烹饪的技巧与心得外,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小区建设问题,亦或者是帮困助老结对等等,大家围坐在一起,国事、家事、天下事都是他们的“谈资”。遇到问题时,大家互相谈论,纷纷拿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8月14日,胡老师应邀与居民区书记、民政社工参加了街道关于“睦邻点建设的工作交流会”。回来之后,他感触良多,除了制定每月烹饪主题外,胡老师还更加积极地与居民区书记、社工沟通。通过沟通,居委社工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给胡老师推荐了《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使得胡老师在开展相关活动的同时,更加有的放矢。
陈家宅的“开心厨房”睦邻点,通过几个月的不断努力,重建着“熟悉人”社会,也渐渐自然“生长”出了居民区自治的居民参与平台,创造着自下而上构建居民区共同体的新经验。
如今,在陈家宅小区里,胡老师的“开心厨房”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点”,成为了居民区建设的议事园、邻里和谐的温馨园、文体娱乐的快乐园、科普教育的学习园。
通讯员 马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