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不仅把“倡导全民阅读”提到一个新高度,更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为记者论述对“全民阅读”看法,结合自己网络购书,希望全民阅读能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氛围,推动国民阅读量逐年增加。
李总理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结合,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更能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的表述,加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论述,说明国家对阅读的现状了如指掌,以及建设书香社会的紧迫感和作为要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面对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许多人把仅有的闲暇,让给了互联网社交娱乐,连续几年的国民阅读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每年不到5本书,现状让一些外国人也惊讶,经济高增长的中国,民众为什么会如此喜爱手机、痴迷碎片化阅读。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进一步增强,早日实现中国梦,国民素质是基础。“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可以说关乎民族复兴,国人的心灵健康,国人文化福祉、社会的和谐进步。
营造全民阅读社会气氛,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动力机制。如何调动民众的阅读热情,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高雅普及的娱乐样式,就需要把原来行之有效的阅读活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首先要从各级领导做起,通过确立读书表率,借鉴国外把阅读作为“总统工程”,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倡导干部的阅读追求,不仅向各级干部推荐优秀书目、建立“述学”制度,还要有刚性的考核,把干部平时阅读、读书指导实践,和其任职考核分配结合起来,推动干部带头学、带头用,用浓厚的阅读氛围,带动整个社会面的阅读活动,积极鼓励社会和每一个市民认真读书,参加各种读书活动,把全民阅读落到实处。
在新媒体环境下,根据市民生活实际,针对读者年龄和文化程度,需要推出更多优秀作品,用好作品为书香社会聚人气,同时拿出推动阅读的指导意见,在单位、社区和各个地方,开展针对行业、学习、个人生活及兴趣爱好,能让人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在媒体和网络,组织规模型的读书征文和评比,举办阅读竞赛,重振国人阅读风气,通过各式创新措施,运用阅读标杆示范,综合文明创建活动,把书香社会建设这个大命题落到实处,推动全民阅读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