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金山区朱泾镇大茫村村民沈老伯的日子过得比以往舒心不少:家门口几十米处一个有上千头猪的不规范养猪场终于得到整治,出门放眼望去不再是散乱的窝棚和污水横流的地面,而是一片青葱的小麦苗,原先空气中的浓浓异味也被泥土的清香所替代。“以前从来不敢开的前窗,现在终于可以放心打开了!”
从2013年6月开始,金山区至今已连续开展两轮不规范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区共整治清理不规范畜禽养殖150户,完成本轮整治任务的97%,不规范养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金山区农委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将整治不规范畜禽养殖100多户,全区整治工作将基本完成。
一年四季臭气熏天,夏天时成群的苍蝇往家里飞;污物直接排放进附近的小河以至河水发黑冒泡,走过都得捂着鼻子……沈老伯回忆,他家门口原来是一片水稻田,几年前被其他村民转包给人养猪。“将土地出租给不规范养殖户的收益并不大,但产生的问题却不小。除了环境问题,治安、人口管控等也都让村民头疼。”金山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朱泾镇经过排摸,将3户养鸡户和8户养猪户列入年度整治目标,涉及养殖棚舍总面积54577平方米。沈老伯家门口的养猪场,被列为11个严重破坏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不规范养殖点之一。
不规范养殖现象容易回潮反复,为巩固整治成果,一系列长效机制相继出台。朱泾镇出台了关于种养业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土地利用更加规范,同时在整治后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整治区域土地整理复垦,及时播栽各类农作物。此外,朱泾镇还将整治工作纳入镇、村级干部年度百分考核,与镇、村干部的年终奖金分配挂钩,对整治不力的村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吕巷镇在整治后安排专人巡查,建立节假日值班制度;山阳等镇已将专项整治工作列为村级年度考核指标,奖先惩后,促使相关村更注重长效常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