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宜为老服务站“开张”
近日,新宜小区里好不热闹。经过前期的规划设计、配备安装,普陀区久龄家园甘泉路街道新宜为老服务站“开张”了。甘泉路街道整合资源,将新宜小区原来的活动中心重新装修,委托社会组织运营而建立的为老服务站,提供老人们休息的同时还可以为老人们提供健康体检、医疗保健、法律维权、心理咨询、文体娱乐、亲子园地等服务项目,帮助老年人渡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
其中,“长幼亲子园”服务尤为获得社区老年居民认可,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421”家庭结构成为常态,而当中青年人忙于工作时,“一老一少”成为社区中最常见的身影。社会工作者发现,学龄前儿童的由长辈隔代照护情况普遍,而儿童又成为老人社区关系网络架构的纽带,大家聚在一起往往话题都落在“孙辈”,“长幼亲子园”服务源于社区需求,倡导“让老人有很多的休闲时间”的理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使社区老人不因繁重的照护工作而牺牲自己时光,久龄家园里既能满足儿童游玩需求,又能满足老人的交际需求。
静安区文化社联会
“文化五送”扩展影响力
静安区文化社联会积极拓展“文化五送”(派员去敬老院、社区、部队、工地和楼宇送文化产品)内涵和外延,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声音,架起了文化社会组织联系政府与百姓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五送”净化了党员和文化志愿者的心灵,弘扬了主旋律,凝聚着正能量,提升了党员同志和文化志愿者服务群众的自觉意识;“文化五送”增强了文化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扩大了文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静安区文化社联会将“文化五送”向楼宇倾斜、向工作在静安的外来务工人群倾注、向静安的残疾人士倾斜,共组织“五送”服务190场次,参与人数1252人次,受众面达8362人次。先后以组团服务的方式对全区九个敬老院进行春秋两次为期一个月的慰问活动,赠围巾、手工艺品、献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大餐,并和老人聊天;为社区开设民间手工艺班配备辅导老师,并通过主体多元搭平台的方式,将“文化五送”覆盖到社区、部队、工地等不同人群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美丽静安温馨家园”社区纳凉巡演、“鱼水情深梦圆中华”慰问部队演出等,从而营造出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共有共商、共建共享的局面。
浓浓沪韵展风采
融融社区新风尚
日前,从奉贤南桥镇江海花园文化活动中心传出委婉悠扬的乐声,原来是沪剧班的学员正在展示本学期的学习成果。本学期沪剧班有六十多位学员,大家在指导老师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身投入、认真学习,演唱水平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今天学员们齐聚一堂,个个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为前段时间自己学习的沪剧表演进行展演。在学习成果展示中,学员们演唱了沪剧《家访情》选段、《敦煌女儿》选段等,虽然唱功还稍显稚嫩,但大家无不热情洋溢、执着专注,不仅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同时也展示了老师、学员们热爱生活,热爱沪剧,勇于进取,不断学习的精神风貌。沪剧班的开办,让居民区了解到社区居民需要这样的学习,需要展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