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区“院区合作”
推进农业科技发展
  □记者 杨清悦 

  本报讯 日前,金山区2011-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展”系列活动在金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举行。此次活动除了展示三年来金山区在农业科技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之外,还同时召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专题报告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专家研讨会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成果转化及推广”专家座谈会,并邀请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多位专家出席就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院区合作”成果等方面进行交流总结。在专家研讨会上,金山区副区长许复新、上海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杨春花、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等就如何加强基层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农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记者了解到,2011年,金山区与上海市农科院共同签署了《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推出“人员互派、挂职锻炼、科研共做、基地共建”的新型人才培育机制。3年多来,金山区农委共计派出基层科技人员21名赴上海农科院挂职学习,学习包括水稻育种、蔬菜新品种研究、果树栽培、疫病监测和农产品认证等专项技术。农科院共派出7名挂职干部来金山锻炼,同时指派下属单位作物所、林果所、畜牧所等科研机构的多位技术专家担任金山区挂职学员的带教老师。

  在科研成果方面,上海市农科院把优良新品种、先进新技术引入金山区,开展试验或试种。如节水抗旱稻的试种示范,以其节水、易种的优点,有力地补充了金山区的水稻粮食生产。据介绍,上海市农科院在金山区廊下镇建立的节水抗旱稻种源基地面积近千亩。同时,由农科院节水抗旱稻科技团队人员参与组建的天谷科技公司在金山区张堰镇建立了仓储加工中心、成立了基因中心,并设置了质检、研发等部门,为实现农科院科技成果在金山落地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年来,上海市农科院已把“早玉香粳”等早熟、优质水稻品种共计126种引入金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政府+市场”模式,巧解居家养老难题
集体经营+个人承包模式创办“墙门农庄”
金山区“院区合作” 推进农业科技发展
奉贤青村招商引资如“秋叶不落”“冬日暖阳”
农发行闵行区支行积极支持秋粮收购
更正
东方城乡报综合新闻A02金山区“院区合作”
推进农业科技发展
2014-12-11 2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