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文化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著名海派书画家徐葆欣
~~~——记著名海派书画家徐葆欣
~~~——记著名海派书画家徐葆欣
~~~——记著名海派书画家徐葆欣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功勤所达 艺花灿烂
——记著名海派书画家徐葆欣
  徐葆欣于1943年出生于青浦华新乡,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88年赴日留学,1992年日本庆应大学毕业,1998年回沪。早在1963年,他创作的国画《小会计》、《四送条屏》就参加上海美术展并获奖。1989年,他在日本创建水墨画欣成会,次年,作品《月光如水》参加日中水墨合同展获优秀奖、《扬子江》参加东京都美术馆90秋联展获优秀奖,1991年作品《春雨》、《富士山》参加日本平成展获优秀奖、泼墨山水作品多幅入选在日中国人展。

  □通讯员  吴刚        

  青浦湖山佳丽,钟灵毓秀,代有名人,自古以来,既哺育过管道升、王圻、王昶等名人大家,又留驻过米芾、赵孟頫等“一代书宗”。及至现当代,文学界有周介人、阮波等,书画界则有徐葆欣、张自申等。而徐葆欣则以独特的艺术个性,独步于书画界,虽至今未在国内艺术界大红大紫,却也以自身的面目,让艺术界人士瞩目,让艺术爱好者们心仪。

  徐葆欣于1943年出生于青浦华新乡,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88年赴日留学,1992年日本庆应大学毕业,1998年回沪。早在1963年,他创作的国画《小会计》、《四送条屏》就参加上海美术展并获奖。1989年,他在日本创建水墨画欣成会,次年,作品《月光如水》参加日中水墨合同展获优秀奖、《扬子江》参加东京都美术馆90秋联展获优秀奖,1991年作品《春雨》、《富士山》参加日本平成展获优秀奖、泼墨山水作品多幅入选在日中国人展。至今已在日本举办了二十多次个人作品展,二百余幅作品为日本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出版有《徐葆欣画选》、《徐葆欣水墨画选》、《中国名画家徐葆欣集》等。

  回国后,徐葆欣长久居住在家乡青浦,甘于寂寞,笔耕不辍。他在继承中国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日本画在意境与气韵上的表现手法,于是,他手下的平凡的景色中,传递出了幽深的内涵,由此,他也开拓了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元素”的水墨新境界:用泼墨泼彩的手法描绘出豪放的写意格调,画面凝重苍劲,旖旎秀美。这种泼墨与泼彩并融、传统与现代相携的手法,是艺术创新之举,也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典型写照。

  在采访中,徐葆欣告诉笔者,中国画讲究笔墨、意境和气韵,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有笔有墨谓之画,而气韵和意境是中国画的重要因素,气韵游于心,神彩生于笔,而对于内在美的追求和理性思维是延续国画笔墨气韵的重要条件,除了要注重加强自身的画功外,还要强调内在人格精神境界的修养和升华,包括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涉猎,对历史知识的沉淀,只有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沉淀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使画面更充实。

  徐葆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当更深时分,这位古稀老人的身影总还出现在画案边,要么在笔耕,要么在阅读。功勤所达,成绩斐然,到目前为止,徐葆欣已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三十余回,出版书册六集,“徐葆欣中国画作品展示厅”常设于澳亚俱乐部。对于这些成就,徐葆欣则说:“韵是中国艺术之美的最高境界,古人云,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需要付诸一生的努力,不停地攀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38户优秀家庭获赠“家训传家宝”书法作品
短讯
都市“村运会”赛出精气神
功勤所达 艺花灿烂
东方城乡报文化体育A07功勤所达 艺花灿烂 2014-11-11 2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